厦门集美敬贤公园:一座承载华侨教育精神的城市绿洲。
在厦门集美学村的绿荫掩映中,敬贤公园如同一颗静默的明珠,以独特的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致,诉说着一段跨越百年的教育救国传奇。
这座公园不仅是为纪念华侨领袖陈嘉庚之胞弟陈敬贤而建,更成为融合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的城市绿洲。
一、纪念性主题:教育救国的时代丰碑
敬贤公园诞生于2001年,时值集美学校90周年庆典。
为纪念“二校主”陈敬贤先生,集美区政府与校委会斥资1200万元,在其墓塔区基础上扩建而成。
陈敬贤一生襄助兄长陈嘉庚开拓南洋实业,并轮流返乡督建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
他因长年操劳于教育事业,积劳成疾,47岁英年早逝,其墓塔与铜像成为公园的精神核心。
园内还矗立着陈文确、陈六使、李光前等华侨领袖的铜像,共同构成一部鲜活的爱国华侨史册。
二、园林景观:人文与自然的诗意交融
公园占地4.7万平方米,以“一湖、两区、多像”为布局特色:
水景与绿意:
近2万平方米的湖面波光潋滟,环湖步道蜿蜒于葱郁林木间,湖心点缀凉亭与观景台,形成“波光倩影日异新”的意境。
人文雕塑群:
入口处的陈敬贤铜像身着长衫,手持书卷,凝望学村,象征其“教育救国”的初心;墓塔区庄严肃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历史沧桑。
功能分区:
公园划分为纪念广场、休闲步道、生态湖区,既满足市民晨练、夜舞的需求,也为学术交流与文化仪式提供静谧空间。
三、社区活力:从历史记忆到生活日常
敬贤公园跳脱传统纪念场所的沉重,成为集美学村的生活枢纽:
市民舞台:
清晨,太极拳与剑术爱好者齐聚湖畔;傍晚,广场舞队伍随乐声律动;学生与居民在此散步、阅读,享受“绿意盎然中的凡尘之乐”。
文化传承地:
公园定期举办爱国主题展览与校史活动,将“见贤思齐”的精神融入日常。
一位游客赋诗赞曰:“故人林边叙物语,集美发展看今朝”。
四、实用指南:免费开放的城市客厅
开放信息:
全天24小时免费开放,无门禁限制。
交通路线:
位于集美区石鼓路176号(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正对面),乘901、921、959等公交至“轮机工程学院站”即达。
最佳体验:
四季皆宜,尤以春秋两季为佳。傍晚时分,夕阳洒落湖面,铜像与墓塔在余晖中更显肃穆,适合静思历史。
结语
敬贤公园以“贤”为魂,化“敬”为景,将华侨赤子的教育理想沉淀为城市的文化基因。
它不仅是厦门20余处人文主题公园的代表,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历史活在市井烟火中。
穿行于湖光塔影间,游人既能触摸到百年学村的厚重,亦能听见一座城市向前奔跑的足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