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边上那个叫“长安云”的建筑,最近成了不少人念叨的话题。这地方占地15.8万平方米,说是“超级造梦空间”一点不夸张,等建好开放了,估计会成为西安人周末打卡的新去处。

要知道,西安从来不缺地标。论历史,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这些名字,随便拎一个都能讲出一串故事;论逛街,赛格、SKP、宜家荟聚这些地方,周末总是挤满了人;要是想尝尝本地味儿,小南门早市、回民街一准儿能满足你。但随着西安越来越国际化,城市也在不断长大,新的地标自然也跟着冒了出来。“长安云”就坐落在浐灞国际港的奥体中心片区,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的一部分,以后说不定会成为西安对外展示的一扇新窗户。
现在走进“长安云”的工地,到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有人在给墙面刷漆,有人在调试设备,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一步都透着规整。里头最让人期待的,得数那个5.4万平方米的西安科技馆——这可是西北最大的科普教育场馆。馆里分了7个主题展厅,什么“科学探究”“硬核力量”“逐梦空天”“生命健康”,光听名字就觉得有意思。据说还有个“科学童梦园”,专门给小朋友准备的。

展厅里摆了近400件能动手玩的展品。比如有个叫《创梦工场》的展厅,已经摆好了不少互动装置,工人师傅正在做最后的调试。这里头分了“妙趣科学家”“小小工程师”“自然探索家”三块,专门给3到12岁的孩子设计。小朋友可以在这里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者模拟当工程师,说不定玩着玩着就爱上科学了。
科技馆正中间,立着个特别显眼的大家伙——《永无止境》装置。这东西高28米,宽18米,重60吨,是个超大的莫比乌斯环旋转雕塑,在全国都算领先的。环上包着曲面的柔性显示屏,像卷轴一样转着圈讲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故事。远远看去特别酷,估计以后会成网红打卡点,但它可不只是好看,还藏着不少科技创新的知识,算是西安科技和文化的一个象征。

除了科技馆,“长安云”里还有个西安城市规划馆。这里头分了“千年溯源”“西部先行”“追赶超越”好几个展区,全是跟西安规划有关的内容。你能在这里看到西安从古到今的样子,比如古人是怎么建城的,这些年城市又变了哪些模样。逛一圈下来,就能明白为啥说西安是“千年古都”,也能感受到它正一步步变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劲头。
喜欢自然的人,估计会对秦岭昆虫博物馆和秦岭生态走廊感兴趣。昆虫馆里摆了好多秦岭特有的虫子标本,有的翅膀上的花纹比蝴蝶还好看;生态走廊则用微缩景观的方式,把秦岭陕西段的标志性景色搬到了室内,站在这里,就像真的走进了秦岭深处。旁边还有个西安市气象科技科普馆,能让人知道古代人是怎么看天气的,现在的天气预报又是怎么来的,说不定还能亲手操作一下模拟降雨的设备。

要是对文化艺术感兴趣,陶瓷(艺)馆可以逛逛。这里摆了不少陶瓷艺术品,能让人想起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逛累了也不怕,综合配套服务区里有吃的有喝的,不管是带孩子来的家庭,还是学校组织的研学团,都能在这里歇脚。还有个城市艺术中心,以后可能会办些展览、讲座,讲讲西安的历史故事,聊聊城市的未来,算是个能让人静下来感受城市温度的地方。
负责运营“长安云”的陕西西影文化场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人说,现在“长安云”的主体和外面的装修都弄完了,正在收尾内部装修,展厅里的展品也在陆续进场调试。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赶进度,就是想早点让它跟大家见面。

想想看,等“长安云”开放了,周末带着孩子去科技馆动手做实验,去规划馆看看西安的过去和未来,再去昆虫馆认识些从没见过的小虫子,累了就去服务区吃点东西——这样的一天,听起来就挺充实的。这地方不光能让人学知识,还能让人好好感受西安这座城市的活力,难怪有人说它是“知识中心”“体验中心”“交流中心”。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长安云”就会像钟楼、回民街一样,成为西安人嘴边常提的地方。毕竟,一座城市的地标,从来都不只是好看的建筑,更是能装下人们生活和梦想的地方。而“长安云”,看样子就是这样一个能让人尽情探索、尽情想象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