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江古镇坐落在川北绵阳三台县的山水之间,隐匿在2600年历史长河中,如同一部摊开的竹简,记录着从春秋战国到数字时代的文明密码。这座被郪江与锦江温柔环抱的古镇,不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更是一个活着的文化标本——街巷间飘荡着汉代崖墓的神秘气息,青石板上回响着古郪道的马蹄声,黄桷树下延续着两千年未断的市井烟火。
王城遗韵
从郪国都城到历史文化名镇
漫步在郪江古镇的老街,路遇的当地人总会以无比骄傲的口吻讲起他们的郪江镇。只要你愿意坐下来听,他们会把郪江镇的王爷庙、帝主庙、汉代崖墓壁上“狗咬耗子”的故事讲给你听。然而,郪江镇的故事又怎么讲得完呢?它就像一本大书,翻开它,每一页都记载了过去的荣光。
“作为三台最古老的城镇,郪江镇来源于先秦古郪国汉郪县,和以‘郪’为名的古郪江,其历史迄今应有2600年左右,既是三台历史文化的源头,也是三台地域人文传承的根脉所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张庆是土生土长的三台人,讲起郪江镇的悠悠历史,眉眼间充满着自豪之情。
翻开张庆所著《简明三台通史》,“郪县,高祖六年置”的记载将视线拉回公元前201年的时空节点。但考古发现证明,早在秦汉设县之前,这里已是古郪国的政治心脏。郪江镇之镇治地,历经了“古郪国”王城、汉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郪县”及三国蜀汉“东广汉郡”治所之2600余年历史,具有传统“郡县镇治地合一”建制特性,其得名亦与古郪国、汉晋南北朝郪县之本质密不可分。
漫步今日古镇,仍能感受到“三狮抬头望金钟,九龙逆水拜金阙”的王者气象——金钟山、狮子山、天台山构成天然屏障,九条石龙在清乾隆年间的九龙桥上逆水而行,仿佛仍在守护这座曾经的都城。
2600年岁月在这里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地层:
◆汉代崖墓群中,“狗咬耗子”的浮雕透着生活情趣,朱红彩绘的墓室昭示着“惟红为贵”的汉家审美;
◆明清街巷里,王爷庙戏楼上道光年间的川剧题记墨迹犹新,帝主庙的湖北黄州移民将大禹崇拜带入蜀地……
这些文化印记如同古镇的“历史DNA”,在2019年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时,被专家评价为“西南地区罕见的连续性文明样本”。
建筑史诗
盘龙式场镇的营造智慧
郪江古镇总平面布局基本形态呈盘绕弯曲的布局和走向,绕山盘水而居,仅一条主街,宽约丈许,两侧建筑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屋顶均有,穿斗结构,白墙青瓦,飞檐翘角。
临街采用出宽檐廊建筑形式,街上几乎全为前店后宅式铺面,后宅一般为二至三个四合院组成。茶馆、酒肆、店铺、戏楼以及宽檐廊下的摊贩,形成绵延两公里灵动的聚集空间,其主街呈S形,街道为连续弯道,犹如一条祥龙静卧于郪江、锦江之畔。
行走在郪江的老街上,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放轻,呼吸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老街的阶沿廊檐下,传统手艺活儿恍然再现。
郪江古镇的S形主街堪称地理与人文的绝妙对话,这条“静卧祥龙”般的街道,完美诠释了古人“负阴抱阳”的营城智慧——东北面建筑绕金钟山盘旋而上,庙宇公署占据制高点;东南面民居顺锦江走势蜿蜒,前店后宅的格局形成绵延两公里的商业长廊。建筑学者发现,这种“盘龙式场镇”的肌理,竟与汉代画像砖上的市井图景惊人相似。
驻足在王爷庙的“树包石”奇观前,仿佛能触摸到古镇的生命力。直径两三米的黄桷树穿透青石生长,如同时间本身具象化的雕塑。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古街巷尾的“合欢树”,两棵古树合抱为一,被当地人视为城隍爷点化的姻缘树。这些古树与157户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共同构成“流动空间”,使硬质的街巷产生了水墨画般的晕染效果。
文旅新生
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的化学反应
过去,人们踏过九龙桥,沿着古郪道步行求学嫁娶,驮马运盐贩米,或者守着自己的长街老宅悠然地过日子;如今,潮水般的游客踏着古镇的石板路徐徐而来,或安坐在王爷庙戏台前,喝一杯盖碗茶,听一段道琴慢唱,亦或是呼朋引伴探访花棚村崖墓群,“穿越”到汉代观察郪国人如何开凿“前堂后寝”的墓室。
郪江古镇拥有鲜明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集中反映了地方风貌特色和文化要素,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持续传承。历史建筑保存丰富,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具有一定的规模,对原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至今仍维持着原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
古镇老街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的街道规划、民宅建筑、观庙建筑、商业布局、官道设置、码头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是郪江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辉煌的历史见证。
作为发展中的郪江古镇,其历史文化遗存、老街的变迁、老街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所有的自然与文化因素,在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进行系统的精心谋划和科学筹建后,已形成区域化文化片区,并最大限度利用自身优势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
每年农历五月廿八,郪江古镇人潮涌动,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郪江城隍庙会在此举行。这场延续千年的民俗盛宴,以民俗巡游、祈雨仪式为核心,吸引了三台、中江、射洪、大英等地万余游客涌入,共赴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之约。
近年来,郪江古镇探索“考古+文旅”之路,不断深挖历史底蕴,进行提炼升华,已经形成多位一体的文旅融合展示构架,使得这个边远古镇声名远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知名度有了质的飞跃,游客、学者们纷至沓来。初步统计,整个区域内每年接待游客总量已达10多万人次。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王何力 冯宝安 李媛媛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