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庄人文与自然景观大览胜
越南米轨专列十二日游的第八天早晨,我们经过一夜的颠簸,到达越南中南部海滨城市,庆和省省会芽庄火车站,当地旅游大巴接驳,先去游览城北盖河边小山上的“婆那加占婆塔”(音译,也翻译作“天依女神庙”)遗迹。
婆那加占婆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越南版妈祖庙之称。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东南沿海流传着妈祖的传说,妈祖是海洋的守护神,在科技极不发达的年代,出海也极其危险。渔民都非常虔诚地相信着妈祖能保护出海的人们。但是,妈祖文化并非中国独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守护神,只是叫法不同罢了。越南的“妈祖庙”,叫做婆那加占婆塔。
芽庄婆那加占婆塔建于公元7-12世纪间,是印度教建筑。其建筑风格有些吴哥窟味道,只是规模小得多,雕刻也没有吴哥窟那么细致。但现在来这里参拜的,不仅有越南人,也有当地的很多华人,再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外国游客。从小山顶上的占婆塔往下看,能看到芽庄碧蓝的海港。
据介绍,婆那加占婆塔供奉着的杨婆那加,是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占婆国的天依圣母。相传年轻时候的杨婆在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跌落在水中,顺着河流一直漂流到了中国,被一个王子救起并结婚生下了两个孩子。但思念家乡的杨婆一直想回家,可王子不准,情急之下杨婆只好将王子变成了石头,然后返回了心心念念的家乡。人们认为,杨婆是大海的守护神,所以才能顺利通过大海返回家乡。
婆那加占婆塔在越南就相当于中国的“妈祖庙”,出海的越南人都会来这里拜一拜请求庇佑。占婆塔非常精致的建造,也足以看出古代越南人对杨婆的尊敬和爱戴。
我们从山脚沿台阶游到塔前平坝,一路绕场拍照。婆那加占婆塔四面都雕刻着佛像,塔身上也摆放着雕塑,这些雕塑神态各异,但是都活灵活现,看得久了仿佛这些佛像都在注视着你。很难想象,在1000多年前没有现代化技术的时代,雕刻家们是如何将一块块石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让我们当代人都叹为观止。
立身婆那加占婆塔平坝边,面对的就是芽庄海景了。庄严肃穆的佛塔前,看着沙滩海边海天相接的美景,感觉到的是两个世界的交融,一半安静一半繁荣。
下山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去到了五指岩景区,先观赏越南古典民族乐器演奏。原来这里是越南本土打击乐器博物馆,几个艺人为我们表演了竹琴、石鼓、木琴、独弦琴、手风鼓等等,手拍、锤敲、棍打,多种稀奇古怪,甚至貌似原始土气的形式,令人叹为观止。
五指岩,又叫钟屿石岬角,是少有的岩岸景观,据称从空中下望,石岬角犹如人的五根手指矗立着,但从海岸边平视时,可见有多处花岗石重重叠叠,虽称不上是个山,但规模较大的石块堆可称为“屿”,别有一番情味。许多游客攀登上去拍照,岬角位于海湾处,是一个风光明媚的最佳位置。
沿着下山小道,一边走一边欣赏周围风景,又看到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庞和听到一声声兴奋不已的喊叫,知道大多数游客来自中国,不禁又感觉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富裕。再往前不远便遇到了两块巨大的礁石,中间夹着一砣好似从天外飞来的大石头,形成了一道石门,游客从巨石下穿过,可谓一大奇观。一名游客伸出手掌作出用力托举大石之状,可以想见,拍摄效果一定不错。穿过巨石门,踩着在花岗岩石上凿成的石阶,小心翼翼地登上五指岩最高的巨石旁,巨大的岩石屹立在海岸边很是壮观,游客们争相在此与巨石合影留念。我走到巨石跟前,终于看到了巨石上酷似巨人掌印的深深凹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恍然大悟:“五指岩”的命名的确是神来之笔。
芽庄大教堂是一座歌特式的建筑,建于1928-1933年,有钟塔和美如锦花,绘满《圣经》故事的天窗,并且是我们行程中安排了的,但大家好像并不太想去游览。到了只远远地观看了外景,主要上了下有人执守的收费卫生间。
午饭之际,发生了一件全体团友意都想不到的趣事:旅行社为5、6号诞辰的团友专门举办了一场生日庆典,凑巧诞辰于这两日人数还不少,我竟也有幸在这其中,真的让人很受感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