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怂到极致就是爽!”
昨天,#窝囊蹦极#空降热搜,一条减速版蹦极视频播放破亿:游客被绳索吊着,像片落叶慢悠悠下坠,弹幕却刷疯了——“窝囊但想玩!”
别怀疑,这就是2024最火旅行方式——“窝囊旅游”。不拼体力、不讲硬核,把“又菜又爱玩”写进DNA。

【窝囊三连,爽点拉满】
1. 窝囊蹦极:5米高度、30秒落地,尖叫变ASMR,票价秒空。
2. 无痛爬山:景区装扶梯,8分钟登顶,发朋友圈定位“小小泰山拿捏”。
3. 窝囊漂流:水深0.8米,躺充气垫顺流而下,比浴缸还安全。
看似离谱,数据杀疯:安吉“窝囊漂流”订单端午翻5倍;黄山扶梯排队2小时,只为拍一张“不流汗登顶”大片。

【年轻人:我只是想喘口气】
“工作日被KPI追杀,假期还要被攻略追杀?”95后白领小林花499元买了“窝囊套餐”——景区大巴+软垫漂流+自助下午茶,“全程只负责呼吸,爽到像给灵魂做SPA。”
社交平台上,窝囊旅游笔记点赞公式=越怂越高赞。评论区金句频出:
“这不是旅游,是赛博坐月子。”
“终于有对我这种体能废友好的项目了!”

【商家连夜改剧本】
嗅到商机,景区连夜把“惊险”改“松弛”:
• 玻璃栈道配按摩椅,走累了直接躺;
• 山顶咖啡拉花“窝囊”二字,拍照自带流量;
• 旅行社推出“窝囊专线”,大巴接送+懒人沙发+午睡帐篷,销量10W+。
专家解读看似离谱:这不是消费降级,是情绪升级。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疗愈式旅游”搜索量暴涨320%,关键词TOP3:躺平、发呆、充电。

尾声:窝囊不是摆烂,是自救
当“内卷”从职场蔓延到旅途,年轻人选择用“窝囊”夺回主动权:不再用苦难式旅行证明青春,而是用舒服的姿势治愈自己。
毕竟,人生已经够累了,漂流就漂0.8米的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