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云南省,坐落在我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是国内一座著名的旅游宝库。云南的风光仿佛是大自然挥洒的调色盘——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到玉龙雪山的皑皑冰峰,从大理洱海的粼粼波光到元阳梯田的层层曲线,几乎每一寸土地都透着原始而瑰丽的美。
更妙的是,二十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在云南繁衍生息,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浓郁的民族风情如同流动的诗篇,让云南成为无数人心中“一生必去”的旅行目的地,也孕育出了如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一众闻名中外的热门旅游城市。
在云南,有一些城市因旅游发展而更改过名字,其中最广为人知、也被公认为“改名最成功”的,当属“香格里拉”。这座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小城,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但凡踏足过云南的游客,多半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甚至会将其列为行程中“不可错过”的一站。
“香格里拉”的名字自带一层神秘的滤镜,它其实并非自古就有,而是源自上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在书中,希尔顿描绘了一个隐匿于喜马拉雅山脉西侧的秘境:雪山环抱,峡谷幽深,居民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这里没有纷争,没有烦恼,是“人间天堂”、“理想乡”的代名词。这个虚拟的地名一经问世,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精神向往。
一个虚构的地名,为何会落地成为云南的一座真实城市?故事要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说起。由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风光、气候与民俗,与中甸县的实际情况惊人地吻合——同样的雪山草原,同样的藏族风情,同样的宁静悠远,加之外国游客对“香格里拉”的热切向往,当地便提出,中甸县正是小说中那片令人魂牵梦绕的秘境。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后于2014年撤县设市),让这个只存在于文字中的“理想国”,在现实中有了具体的坐标。
改名的魔力显而易见。此前,“中甸县”虽美,却像藏在深闺的明珠,鲜为外人所知;而改名“香格里拉”后,这座小城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迅速从“小众秘境”跃升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不仅国内游客纷至沓来,渴望亲身体验“人间天堂”的模样,就连许多外国游客也循着小说的指引,跨越山海来到这里。如今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转经筒日夜转动,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湖泊倒映着雪山,松赞林寺的金顶在阳光下闪耀,每一处都印证着“香格里拉”的浪漫与神秘。
不得不说,香格里拉的这次改名堪称“神来之笔”,让一座原本低调的小城,凭借一个充满想象的名字,与全球游客的向往产生了强烈共鸣,也难怪会被称作云南“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