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深圳的文化生活热度与气温一样居高不下。在这个孩子们忙着撒欢,家长们变着法儿地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时段里,深圳“上新”众多亲子文化活动,涵盖电影、演艺、展览、阅读等多个领域。多元的文化选择以孩童的创作视角,让人们在“家门口”也能拥有难忘的亲子假日体验。
观影:
两小时里悄悄溜进心里的温度
夏日炎炎,高温难耐,商场里的影城成了最凉快的角落之一。今年暑期档一共5部动画新片集中上新——从7月12日《聊斋:兰若寺》开始,到8月2日《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排片密集,几乎每周一部,方便家庭“随来随看”。
亲子电影的类型丰富。最先登场的是《聊斋:兰若寺》。7月12日上映,一部片子装了六个老故事: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每翻一章就换一种画风,皮影、水墨、剪纸轮番上阵,孩子看妖怪斗法,大人赏东方配色,谁也不无聊。
7月18日,《罗小黑战记2》时隔6年回归。罗小黑和师父“无限”赶去救火,却把自己卷进更大的漩涡。城市楼宇间穿梭的妖灵,毛发根根分明,打斗场面比第一部更利落,但核心仍然是那句“要不要一起回家”——英雄也会害怕,也需要牵手。
7月26日轮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羊村小伙伴远赴“光之大陆”打大Boss,剧情像加长版冒险游戏,笑点密集,彩蛋不断。
8月2日,《浪浪山小妖怪》接棒。小野猪精每天巡山、写日报、背KPI,被山神骂到耳朵冒烟。孩子看猪鼻子被墨水染花,大人看自己的周一例会,全场一起笑出鹅叫。
同日上映的还有《猫和老鼠:星盘奇缘》。85岁的汤姆和杰瑞第一次3D亮相,没有对白,笑点却最公平,谁都能懂。
8月5日,记者采访时发现,影城大厅里,一位爸爸正给女儿讲《聊斋:兰若寺》的水墨画片段,“看,这就是皮影戏的感觉”,旁边排队的家长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走出影厅,暑气重新围拢。电梯里,一个小女孩仰头问爸爸:“如果我也有一只野猪精,它会不会在我做噩梦时,把梦吃掉?”爸爸蹲下身子:“那就先回家给它留个窗户,说不定它正排队等着当咱家保镖呢。”一句话,把娃逗得哈哈笑。原来,影院最管用的不是空调,是那两小时里悄悄溜进心里的温度。
观演:
在6000万片雪花中感受童年快乐
深圳多个剧场在暑期推出主打合家欢的剧目,涵盖音乐、舞蹈、戏剧、创意秀、魔术等艺术形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埋下艺术与审美的种子。
8月6日至10日,俄罗斯经典剧作《斯拉法的下雪秀》正式开启深圳站的七场连演。作为自1993年首演以来全球巡演超30年,该剧全程无台词,却能凭借默剧、形体表演、舞台视效与音乐等形式的完美融合成为经典剧作。剧中6000万片定制雪花片、1800平方米的巨型蜘蛛网、直径2米的彩色大气球,以及最远吹雪距离长达25米的舞美装置,为观众构建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奇幻世界,感受童年的快乐。
在海外艺术团体演出中,来自保加利亚创意偶剧《哆来咪一起来跳舞》将在8月9日晚上演,这场无对白、无剧情、无观演门槛的表演,凭借3个人、6只手和《野蜂飞舞》、李斯特《钟》、《斗牛舞》等10余部经典名篇音乐的加持,让年满3岁的宝宝们都能随着音乐一起扭动起来。
8月16日,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木偶剧团将带来50分钟的奇幻历险剧《格列佛奇幻漂流记》。无语言的表演形式同样能将原著中惊心动魄的海盗追击、震撼人心的暴风雨,还有神秘的小人国奇遇统统再现。
8月31日,乌克兰爵士钢琴家瓦伦汀·斯莫佳力诺夫将带来《Fun法对了钢琴脱口秀音乐会》,在音乐会中,脱口秀、动画片、中国传统风格等形式得以融合,为观众带来愉悦的音乐会体验。
在国内作品方面,8月10日的《魔法时刻》,以及8月24日的《奇幻之夜》2场合家欢亲子奇幻魔术秀将与观众们共同完成亲子共写的“魔法日记”。当童真与想象力撞破现实,当全家人的眼睛被同一束奇迹点亮,那些笑着喊“再来一次”的瞬间,将悄悄种下几十年后仍会发光的回忆。
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小橙堡国际亲子艺术节更不乏取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剧作。8月23日,水墨动画亲子剧《小蝌蚪找妈妈》将在木偶、皮影、剪纸元素的创意点缀下,以水墨动画舞美还原中国美术电影史上的划时代经典。在新时代语境下,该剧的剧情演变为一部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让孩子们与“80后”“90后”的家长们拥有不一样的体验和同样的感动。
观展:
把这些展览写进“48小时打卡清单”
暑假一到,深圳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展览,涵盖国际设计展、国画大师展、当代艺术展以及文物典藏等内容,为市民的亲子生活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本地家庭来“放电”,外地研学团来“涨知识”,更有游客把这些展览场馆写进“48小时打卡清单”。
6月以来,深博陆续上新多个展览,为暑期“蓄力”:6月12日,同心路古代艺术馆推出“瑰丽永驻——古希腊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展出意大利普利亚大区6家文博机构115件(套)藏品,展期至10月8日;7月7日,该馆再推“大师刻痕——抗战时期的版画艺术展”,展出力群、李桦等80幅抗战版画,展期至9月7日。
南山博物馆同时呈现三大热门展览:“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展出1∶1复原的6座特窟、205件套文物等重磅展品;8月6日开幕的“阿尔丰斯·穆夏——新艺术运动与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穆夏经典版画、海报及巴黎世博文献百余件。
对于孩子来说,国画大师展是了解传统艺术的好机会。正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展出的“爱好溪山为写真——黄宾虹山水之旅与艺术创作”“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随潮流来——戴泽的跨世纪目光”,这三个展览向观众呈现国画大家的精品力作。
此外,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正在展出的“蒋兆和:属于我的荒草径”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以30余件馆藏珍品为主线,通过关山月的艺术实践,勾连起民族救亡与复兴的精神脉络。
深圳是“设计之都”,设计类大展暑期“不断线”。深圳美术馆(新馆)推出东京ADC展,精美的200余件作品,让孩子们从这些先锋设计中得到创意启发;关山月美术馆三楼展厅展出的“设计·先声——馆藏海内外平面设计作品展”汇聚了馆藏的国内外优秀设计海报,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
观察,是艺术的开始,也是科学的起点。深圳美术馆(新馆)推出的“双面镜——植物的艺术之美与科学之真”展览,通过一幅幅以植物为主角的视觉艺术作品,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多重维度。
国际知名艺术家班克斯个展将于8月9日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L1滨海展馆与观众见面。让观众直击街头涂鸦现场,感受创意与艺术交织之美。
共读:
图书馆变身“第二课堂”
这个夏天,深圳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播撒创新种子,让阅读乐趣生根发芽。
深圳图书馆开启了第十一届“暑期缤纷季”系列活动,精心推出160余场主题活动,既有经典文化阅读、人文科普探索,也有亲子共读、心理健康学堂等。
相较往届,今年“缤纷季”活动更注重打造研学体验与创客实践平台,其中“人文科普探索之旅”系列研学活动备受家长和孩子欢迎,以3场活动贯穿暑期。“深圳记忆”文化之旅(家庭专场)中,亲子家庭走进龙岗大芬油画村,从一幅幅生动的油画中感受龙岗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底蕴;“少年科创行”研学活动中,青少年读者走进罗湖区少科城科创实验室,与机器人“对话”,用脑电波技术“指挥”蜘蛛机器人行动,沉浸体验科技的魅力。接下来,“解码农业基因”科学探索之旅将于8月14日启程,让孩子们感受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生物科技的融合。
另一具有丰富亲子特色体验的罗湖区悠·图书馆,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多种寓教于乐的文化体验,多家分馆都精心设计了少儿阅读空间。在绘本阅读方面,“涂涂故事列车”活动8月在不同分馆开展。8月9日上午桂园街道分馆和8月14日上午清水河街道银湖社区分馆将分别举办《野兽国》阅读活动。8月23日上午桂园街道分馆还将带来《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阅读活动。爱好科普的孩子可以参加8月31日下午在清水河社区分馆举办的“创阅汇”气火箭模型制作活动,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各分馆还策划了多个主题图书展,包括莲花社区分馆的“小绘本 大童话”少儿童话故事类绘本展、东湖街道分馆的航天航空主题图书展等。此外,悠·图书馆还设有主旋律电影展映、评书、经典诵读、传统手艺等活动,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关注“深圳市罗湖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获取具体信息和参与方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张锐 焦子宇 詹裕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