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获了基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最长一根面”,于是慕名而去。
去了后才知,巍山古城比我想象中要安静悠然很多很多,这里的商业化程度比较低,没有挨肩擦背的游客,没有随处可见的旅拍,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没有锣鼓喧天的吆喝或音乐…
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地人生活的真实样貌,路边晒着面条,肉摊卖着肉,被子店里弹着棉花……

旺季的暑假,11点多,街上还很安静~


巍山古城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城内依然较为完整的保留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式格局,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呈标准的井字型结构,共有25条街道,18条巷,也保存着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古建筑、古民居,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拱辰楼是古城的北城楼,城楼悬匾“万里瞻天”在阳光下泛着光亮,砖石缝隙间皆是明洪武年间的风霜。



我们绕过拱辰楼,先前往面店。

终于看到了电视中的一根面,两小只和我都很激动,原来这就是那长度为1704米长的一根面啊!
制作好的一根面一圈圈盘在一个大盘里,要吃的时候,老板一提一拉一扯一甩,面条就如银龙入锅,翻腾在热气腾腾的水中。
一根面吃起来很筋道,但与面条的美味比起来,感觉还是手法更令人印象深刻。



吃好一根面,我们慢慢逛到中心城楼——星拱楼。
星拱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蒙化府城核心建筑,于清代重修。
星拱楼位于巍山古城四大街交汇中心,砖石基座高6.3米,木结构城楼采用重檐歇山顶,四面设券顶门洞贯通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建筑形制体现明清城池"城方如印"的规划理念。





在这个门洞里,我们上了小游览公交车(如下图),4元/人绕古城一周。
上车后,我问司机,这是你们的公交车吗?我看前面写了1路。他说也算的,古城道路很狭窄,本地人会当作公交车搭乘。还真是生活与旅游服务两不误。

很快地绕了一圈,我们在南诏博物馆停下,去参观博物馆。
公元649年,彝族首领细奴逻建立南诏国,历经十三代王,历时250多年。巍山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






展厅不大,按编号一个个参观,路径清晰。我们也对巍山古城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参观好展厅,继续往前,便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便是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的太阳宫。
太阳宫为蒙化土知府左氏与寺僧无用建,明清两代均有修缮,太阳宫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16.24米,进深四间13.74米,前面设廊,正面及左右檐下皆设重昂五踩斗拱,后檐以垂柱花板作装饰;梁架为抬梁式,设计合理,使整个屋架受力均匀,瓜柱和柁墩等受力构件雕刻简洁生动细腻传神;后檐平板坊为通长整材,较为罕见。整个建筑用材粗大,古朴雄伟,保存完整。

太阳宫里面陈列了明代木雕隔扇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工艺细腻繁复,美轮美奂。


据说和太阳宫遥相呼应的两座白塔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沿着碑廊一侧出了博物馆,沿着这条街一直走到底,隔着马路的斜对面便是崇正书院,如今是家书店。
崇正书院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门前的榕树植于清代,树龄已达330来年。崇正书院与古榕,一为人文匠心,一为自然伟力,二者相依数百年,见证了巍山古城的历史变迁,沧海桑田。







在如今喧嚣高速的尘世中,巍山古城仿佛是一位格格不入的老人,执着地守着他的一方天地,悠然自得,按他的自有节奏慢慢生活着,时光在这里不是流逝,而是沉淀……
然敌不过红尘滚滚,于是小心翼翼地拥抱了些许外面的世界,却又在骨子里抗拒着,于是,我们便体会到了还是那个市井长巷,烟火人间的古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