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早去了灵丘县车河有机社区,进入唐河大峡谷景区,就被风景迷住了。路平坦曲折,谷底溪水奔流,前望峭壁嶙峋,植被丰茂,郁郁葱葱,蓝天白云下的绿水青山,令人心旷神怡。
陈晓卿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段子,一位山西出来的主持人看到北京的蓝天白云,惊诧的问陈老师“天怎么是蓝色的?”作为资源大省,又是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山区,早些年山西污染严重,很多时候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看不见太阳,也见不到云彩。地表植被也因地形地貌和干旱缺水很是稀疏。不少短视频介绍山西风光,多是一些古建,我更喜欢这样的自然风光,游人不多,在大氧吧里放飞心情。
在车河有机社区吃了午饭,开车去平型关。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说到中国人抗战,总要提到平型关,当然还有那个绕不过去的人。
战役就在这条沟里打响了。
乔沟是平型关大捷发生地。沟底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当年林彪聂荣臻的指挥所就建在距离战场1.2公里的山头。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10月2日,阎锡山下令全线撤退,平型关战役结束,接下来就是忻口战役了,结果也是输了。这些是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时候看到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捷并没有改变战役的进程,却很好提升了中国人抗战的士气。
离开平型关的时候雨停了,转道去了花塔村。走了一段山间公路,周边峰峦叠嶂,山势陡峭,敌楼、烽火台耸立山脊,一步一景,进村前拐弯处,蓝天白云下群山围绕中一座烽火台孤傲挺立在路边,底层乱石杂草丛生,野花开的灿烂,摸索着残破的阶梯爬上台顶,山高沟深,峰峦起伏,波涌般伸向远方。有点激动,面对大好河山很想发一番感慨,却不知表达什么,怅然走下来,开车进村。
花塔村是个古村落,穿过一个隧道进入,有点桃花源描述的感觉,被称为“晋北桃源”。大沙河流经此地,山势似鼓,桃园满坡,雨后河水流急,叮咚淙淙。顺溪而行,不到一公里就到了与河北阜平县交界处,河里的水是卖给河北的,每年都能挣不少钱。因为买卖,周边环境得以保护,花塔村也就成了很好的休闲放松去处。
山西古建很多,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山西是个重要的通道。战国时期有“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学习草原骑兵,强大了赵国的军事力量,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文化,石敬瑭划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等大事记,都发生在山西境内,灵丘县的名字也是因为赵武灵王的衣冠冢在此而得名。1990年代,曾和朋友朋友策划过拍山西的各种寺庙道观,轰轰烈烈忙了一段时间,因为主要人选出了车祸放弃了。那时候还不知道梁思成林徽因对山西古建筑的考察,也因为这件事买了几本和建筑有关的书籍,算是有了一点建筑学的知识。
8日计划回北京,下午的高铁,吃完早饭返程回大同,途中去了觉山寺。一路沿河谷而行,风景如画,30分钟到了觉山寺。
山西大同灵丘县觉山寺辽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收门票,值得前往。寺中有辽代古塔,保存完整,是我国现存辽塔的典范之作。
觉山寺塔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后倾圮(pi)。辽大安五年(1089)接原基础重建,砖构八角十三级密檐式,总高44.23米。塔基由须弥座、平座、仰莲三部分组成,两层東腰每面雕三间壶(kin)门,壶门内外雕兽面、金刚、力士、侍女、乐伎、官人、飞天、蟠龙等。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南北开券(xuan)门,东西为装饰门,其余四面间隔装饰窗。塔室外壁存六面辽代明王壁画62平方米;门侧门额明代补绘菩萨、飞天;塔心柱壁画沩近年补绘。第二层至十三层均汐实心,斗拱支撑挑出的密檐以常数层层收分,整体轮廓刚健。每层每面装铜镜,每椽每梁挂风铎。塔顶沩八角攒(cuan)尖式,上置天球、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明代天启六年六月初五(1626.06.28),灵丘发生七级地震。距震中不过20公里的砖塔安然无恙,巍然独存。觉山寺塔形体宏伟壮观,砖雕流畅洗练,是古代塔类建筑中的精品。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山寺三绝指的是寺内的辽代砖塔、古井与山峰三者高度均为13丈(约43.3米),形成“塔井山齐”的奇观。
逛完觉山寺,开车回大同。在喜晋道吃了一碗刀削面,传统的那种肉臊子刀削面,挺好吃的。下午三点多,高铁回京,明天一早要飞昆明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