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周华婷 张鹏)跨越山海,共赴文化之约;携手同行,共谋发展新篇。7月30日至8月4日,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组成文旅交流团队,跨越千里,奔赴青海省黄南州、甘肃省合作市和张家川县,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交流合作活动,以实际行动深化东西部文旅协作,为区域文旅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交流团队成员涵盖书画摄影家、非遗传承人、文旅企业家、文旅宣推人员、演出及培训人员等。他们肩负着推动东西部文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使命,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开展文旅培训、组织非遗展演、推进产业对接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搭建起滨海新区与青海、甘肃的文旅交流桥梁。
文化交流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在黄南州同仁市热贡广场,“名家进黄南”文艺演出精彩上演。滨海新区的艺术人才与当地文艺工作者携手,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演出中,我们将滨海文化与黄南州特色文化巧妙融合,生动展现了两地文化交融之美,也促进了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滨海新区文化馆业务干部王昊说。
与此同时,书画名家们在热贡博物馆三楼大厅开展笔会交流活动。“山海墨绿,艺脉相连。两地美术书法笔会中,‘黄南文旅、吉祥如意、天津黄南一家亲’等作品跃然纸上。书画家们挥毫泼墨间,展现出两地文化的深厚感情。”天津市书协理事、滨海新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滨海新区文联干部赵坤说。
在热贡博物馆一楼大厅,开展了书画、摄影作品展,摄影采风、公益课堂等活动也同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公共文化水平。
文旅培训与非遗交流同样亮点纷呈。依托“春雨工程”,文旅专家团队深入结对地区,举办非遗传承保护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通过实地培训、专题授课等方式,为当地培养非遗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非遗展演活动中,通过专家交流、作品展览展示等形式,助力结对地区的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让非遗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机。
产业对接和投资考察是推动文旅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由文旅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智囊团,深入黄南州、合作市、张家川县的多个文旅点位,开展投资考察、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指导工作。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等进行深入调研,从专业视角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产业对接和投资考察,推动特色资源开发与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文旅产业升级注入了专业智慧和发展动能。”自己人(天津)商务有限公司刘宸汐说。
在合作市,交流团参与香巴拉艺术节,两名滨海新区青年演员登上舞台,用优美的歌声传递对藏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张家川县,书画笔会、文旅交流座谈会相继举行,滨海新区向当地捐赠图书和书画作品,双方就文旅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此外,滨海新区还在黄南州举办文旅宣推活动,重点推介滨海新区景区、邮轮旅游和乡村旅游等特色文旅资源,展示滨海新区的独特魅力,拓展东西部旅游市场。
“此次滨海新区与青海、甘肃的文旅交流合作活动,是深化东西部文旅战略合作的生动实践,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互鉴,更为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搭建了平台,为推动东西部地区文旅事业共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加强与西部各地的合作,持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让山海之间的文旅交流之路越走越宽,共同谱写东西部文旅交融的崭新篇章。”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王会臣说。(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