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红色,是这座城市文脉的鲜明底色,伟大建党精神更是其核心与灵魂。今年5月至7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推出形式丰富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活动精心策划并发布了78项市级重点项目和77项全市精品活动菜单,涵盖研究出版、展览展陈、文艺影视、社会宣教、思政研学、旅游文创、媒体传播七大板块。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多元方式,让红色历史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知。在沉浸式体验与创新实践中,青年学子们与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深度对话,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追寻红色记忆,凝聚青春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7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现场,由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上海市光明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第四中学4支队伍组成的“百人合唱团”手捧红色鲜花,倾情献唱了经典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嗓音稚嫩,却催人奋进、气势磅礴。11岁的陆艺宸来自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是合唱团成员之一:“今天在党的诞生地唱响这首歌,我感到非常自豪。”
嘹亮的歌声,是青少年追寻红色记忆的生动缩影。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期间,“红色印记”上海城市红色寻访活动推出“一区一品”16区特色寻访路线,串联全市超过40处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通过线下“集册”、线上“打卡”、26场红途“快闪”等新颖活动,面向全市发放10000册打卡“沪”照为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留下属于自己的红色印记。
主题鲜明的“红途”快闪活动,成为凝聚青春力量的创新载体。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首场快闪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启。20名预约参与的青少年在参观“人之子——鲁迅生平陈列”后,拿起画笔,“画出心中的鲁迅和鲁迅纪念馆”,用艺术表达对先辈的敬仰。
5月28日,申城夏荫初浓, 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红途”快闪活动走进华东师范大学,6位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分享案例,共话红色文化育人新实践。
6月25日,“城市轴心·红色起点”主题快闪活动落地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开启一场融合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沉浸式体验。现场设有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微展览、“红小兔”进校园等多项特色活动,带领孩子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童心解读城市时空密码。
丰富内容供给,点燃红色火种
当红色底蕴邂逅艺术表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GO!TO辅德里”系列活动迎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的青年学子。他们在石库门前,以扬琴、古筝二重奏快闪形式,创新改编演绎《辅德里》等经典曲目。悠扬旋律中,历史厚重感与青春活力巧妙交融,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红色文化艺术体验,也展现了青年一代用艺术语言解读红色精神的生动实践。
本届红色文化季聚焦青少年群体,持续丰富红色文化内容供给。活动启动当天,南京东路百联ZX创趣场一楼便首次亮相国防主题快闪店,推出原创国防主题卡牌、玩偶等,吸引青少年通过知识问答和互动游戏学习国防知识;百年老字号王開照相馆则匠心独具,将经典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浓缩为橱窗艺术展,以新颖形式生动再现李白烈士的英雄故事,让红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点燃红色火种,离不开沉浸式的深度体验。6月3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依托社会大美育课堂平台,携手大宁剧院在百年石库门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艺术课堂,特邀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主创团队,将戏剧艺术与红色文化深度交融,通过角色深度解析、采风故事生动分享、经典片段精彩演绎等环节,让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革命者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力量。
点燃红色火种,更需要文化知识的滋养。7月23日,面向青少年精心打造的党史类图书《暗夜星火——党章诞生地的初心故事》正式发布。该书由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依托党章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推出,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聚焦中共二大、中央军委、中央秘书处和中央特科四馆的历史事件与英雄事迹。未来,将应用于馆校协同育人实践,成为静安区推动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的优质样本。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身着布衣长衫的“小红苗”穿梭于石库门,历史场景生动还原,让大家瞬间“穿越”至革命年代;“中共中央军委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合格的人民军队有着怎样的规定和纪律”……童言童语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坚定信念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
少年有志传薪火,红色基因代相传。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以首次推出青少年版讲解词和情景剧,联合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附属上海儿童艺术进修学校组建“小红苗”讲演团,通过“场景再现+互动讲解+情景剧演绎”的复合形式,为静安区150余名中小学生打造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石库门里的红课堂”。
情景剧《革命家书》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小红苗”深情讲述了杨殷、彭湃、颜昌颐、邢士贞四位烈士的事迹,将烈士们在狱中写给组织、妻儿的书信展现出来,把红色基因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场景。小演员施依辰在饰演彭湃烈士的夫人许冰时真切地把握人物情绪,于一言一行中传递着坚毅的革命信念。“我很荣幸能借助这次表演,让更多同龄伙伴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感怀初心,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青春篇章。”施依辰说。
一系列面向青少年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也纷至沓来,让伟大建党精神在青春土壤中播撒下希望的火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暑期红色主题书籍读后感征集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紧扣红色主题书籍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们从书籍中挖掘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光荣之城 青年行”2025年上海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围绕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陈云诞辰12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将红色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让红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萌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