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在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会上
运城博物馆“文化润民心”流动博物馆
系列活动
脱颖而出
成功入围100项优质案例
挺进终选名单!
这则喜讯
不仅是对一项活动的肯定
更是对一座博物馆守正创新
活化千年文脉的最佳注解
运城博物馆
就像一座历史的宝库
将数千年的文明记忆珍藏其中
每一件展品都是河东大地的基因密码
诉说着这里作为“华夏之根”的厚重与辉煌
现在
跟着运城文旅小编
走进运城博物馆
一起探寻这座
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运城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整体造型宛如一个扎根于黄土高原的老树根,也深深扎根于文明之源。
大厅伫立的一面浮雕墙,讲述着舜歌南风、禹凿龙门、嫘祖养蚕等传说,仿佛河东大地历史文化的序章导览,预示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生发有无数动人的故事。
滔滔黄河,一路奔涌,在“几”字大拐弯的最后一笔,将运城揽入臂弯,由此向东流去。文明,也从这里开始流淌。
步入“华夏寻根”展厅,一面陶片文化堆积墙引人良久驻足。
这里嵌有运城不同历史时期的出土陶片,借用考古地层学的表达方式还原历史情景,自下而上地再现了文明演进过程,一层层讲述当时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十层文化堆积墙,每一层都有运城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当前来参观的人们好奇地望着这面沉甸甸的墙面时,运城的厚重历史从这个角度也得以解构。
再往深处走,4500万年前在垣曲县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探寻着人类起源的奥秘,把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不仅填补了低等灵长类动物向高等灵长类动物进化的一个空缺,也打破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顺着馆内路线,人们也被带到距今243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复原场景处,观摩当时人们的生活劳作场景。
在黄河拐弯向东的肘弯处,那个叫作西侯度的小山村,用文明的圣火揭示出人类文明起源的秘密。
在运城博物馆,有一个陈列格外引人注目,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那便是大唐驸马薛儆石椁。
石椁上精雕细琢的各式图案及众多侍女图像,线条流畅,极为生动,艺术价值甚至超过了唐代传世的一些名画,所以唐代墓室壁画、石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笔宝贵财富。
东庄遗址出土的彩陶盆,在地下沉睡6200多年后依然色泽鲜艳,或许就代表着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
仰韶文化早期东庄遗址出土的彩陶盆,距今有6200年的历史,为东庄类型的典型器物。
图源 楚墨函华
夏县师村遗址石雕蚕蛹的发掘,将养蚕缫丝的时间坐标定位于距今6000年前,这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形象,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夏代铜镞、商代方鼎、西周刖人守囿车等重器及邦国遗珍琳琅满目。夏县东下冯遗址、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垣曲商城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绛县横北倗国墓地等夏商周时期重要考古发现,实证河东地区与夏商周三代王朝兴替的直接联系。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不允许拍照。没关系,在运城博物馆,你可以与“众神”合影。
如果对古建筑感兴趣,那一定不要错过“土木华章”展区。“土木华章”展区面积930平方米,以时代为主线,选取有代表性的运城古建筑作重点展示。
展厅以建筑模型为主,辅以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原比例的壁画复原、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展示,展现运城古代建筑从隋唐到明清时期饱经风雨的沧桑历程。
古老的建筑、精妙的技艺、厚重的文化,人们在今天观摩壁画、榫卯结构时,不仅可以触碰历史里的故事,还可以思考未来的方向。
千秋关圣、重臣名相、学苑大师、艺林俊彦、名门望族,河东,涌出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地灵人杰”展厅重点展示了24位河东先贤。
走在运城博物馆内,悠长的历史在眼前流淌,每一处都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珍珠,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与勤劳,散发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
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五千年未曾褪色的故事。
如果你想触摸历史的温度
请来运城博物馆
这里的每一项文物与活动
都在搭建着古今对话的桥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