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1504-1582年),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故居位于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故居原屋毁于抗日战争,1982年为纪念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迎接全国首次《西游记》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在吴宅旧址复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门外有一方荷花池,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吴承恩挥笔其间。
故居大门,横匾“吴承恩故居”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
客厅,正中安放着一尊吴承恩半身塑像,上边高悬着赵朴初书写的“射阳簃”匾额,簃(yí),阁边竹制小屋也。淮安在西汉(公元前117年)最早设县时曾叫“射阳县”,古代名人多喜欢用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出生地为号,吴承恩起号“射阳山人”。
塑像两侧是书法家萧娴所书的一副对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
吴承恩诞生地,吴承恩的父亲吴锐(1461-1532),因4岁时其父吴贞去世,家道中落,娶经营花边花线的商人女儿徐氏,遂袭徐氏家业,成为店铺小老板;中年又娶张氏,生子吴承恩。
吴承恩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日趋腐败之时,因其文风求真洒脱,不善八股文,一生多次赶往应天府(南京)乡试,屡屡落榜。直至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45岁时,因取得秀才资格满了一定年限而又屡应乡试落榜,才补为“岁贡生”,分配到南京国子监读书,一直读到59岁在南京国子监肄业。
吴承恩生不逢时,死后也不得安宁,其棺木毁于文革期间1974年。
嘉靖十三年秋考,应试落第后在归舟途经金山寺时,赠友人题诗扇:
十年尘梦绕中冷,今日携壶试一登。
醉把花枝歌水调,戏书蕉叶乞山僧。
青天月落江鼋出,绀殿鸡鸣海日升。
风过下方闻笑语,自惊身在白云层。
玄装阁,藏有六小龄童捐赠的玄奘铜像及木刻《心经》。为编著《西游记》,吴承恩远涉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素材。
悟园,“悟”有佛教“觉悟”的意思。清人张潮评价《西游记》是一部悟书,今以此得园名,吴承恩在这里“悟”出文学巨著《西游记》。
石破天惊亭,石猴出世;假山,仿花果山水帘洞。
定海神针,吴宅这块海中之石,也许给吴承恩创作“如意金箍棒”带来了灵感。
美猴王世家艺术馆,位于吴承恩故居东侧,建于2004年(农历猴年),吴承恩先生诞辰500周年。
馆内陈列电视剧《西游记》中使用过的化妆、服装、道具及剧照和生活图片,赵朴初、屈武、刘海粟、关山月、陆俨少、沙孟海、舒同、万籁鸣、俞振飞、曹禺、姚雪垠、侯宝林等艺术大师的墨宝和题词。
三王石雕,系元代之物,原为某道观镇观之宝。石雕将猴、龙、虎刻画得栩栩如生,猴居龙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六小龄童重金购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