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州融媒】
□潍坊日报记者 宋玉璐
隆盛糕点的工坊里,研学游客跟着厂长脱安利揉面塑形,周边萦绕着百年老味道的甜香;青州博物馆的元宇宙体验区,VR眼镜让千年文物“活”了起来,游客指尖轻触便能与历史对话;云门酒业的酒文化长廊中,古法酿造技艺与现代文旅展陈相映成趣……盛夏的青州,处处可见“文旅+”的生动场景。
面对文旅产业升级的时代考题,青州在“百名干部破百题”改革攻坚行动中,由青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创新开展“文旅+百业”改革,通过机制创新、业态融合、品牌塑造,让千年古城在改革中焕发新活力。
机制创新,为文旅改革搭好“四梁八柱”
“以前部门间各管一段,现在攥成了‘一股绳’。”青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感慨道。为破解文旅发展中“九龙治水”的难题,青州从机制入手,画出改革“施工图”——青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19个涉文旅部门、镇街共同梳理改革举措,明确“构建新型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总目标,锚定保护传承、业态联动等四项机制,以争创“三大国家级招牌”为抓手,让改革有了清晰路径。
9个重点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定期开“碰头会”,4个配套方案细化任务清单,“重点景区焕新”等专项行动逐个破题。改革办还会给进度“打分”,从部署到成效全维度评估,帮4个部门优化措施。就像给改革安上“导航仪”,既指明方向,又能及时纠偏。
业态融合,“文旅+百业”催生新场景
“没想到糕点厂能变成景点。”来自河南锦酥坊糕点工坊的研学团队在隆盛糕点体验区里,一边听脱安利讲“从家庭小作坊到现代化工厂”的故事,一边亲手制作糕点。这个由文旅、工信部门联动打造的工业旅游点,只是青州“文旅+百业”的一个缩影。
为打破产业壁垒,青州让文旅与工业、商业“手拉手”:云门酒业的酿酒研学、坦博尔的服装文化展、青州卷烟厂的烟草文化馆,4处工业旅游基地已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以前卖产品,现在卖体验,单是隆盛糕点的研学衍生品,每月就能多赚数万元。”脱安利的话道出了融合的魅力。
青州博物馆的转型也独具巧思。新馆建成后面临运营难题,青州创新“事业单位+国企+社会资本”模式:青博文旅公司负责专业运营,25家企业加盟开发文创、数字体验项目,3000余万元社会资本注入,让博物馆从“靠拨款”变成“能造血”。游客戴上VR眼镜时,或许想不到,眼前“复活”的古文物,正是改革催生的新场景。
品牌赋能,让古城名片越擦越亮
青州把改革成效转化为品牌力量,总结传统村落保护经验,形成“连片活化”方案,成为全省示范县并获1000万元资金;“产景城”融合经验入选全国案例,青州博物馆改革登上全省优秀案例榜单。
民宿发展等20余项工作被新华社等媒体报道,“青州文旅”的招牌越打越响,千年古城的名片历久弥新,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感受“信美东方第一州”的老底蕴与新活力。
从厂区到博物馆,从工坊到民宿,青州用“文旅+百业”改革,让文化资源变成发展资本,让古城烟火气里长出新商机。未来,还会有更多“文旅+”的故事,在这座古城里继续书写。
本文来自【青州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