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路径,积极探索“林旅+”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夏天有雪吗?来岭上林都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看一看。盛夏的凤凰山景区,林海翻涌,绿意绵延。7月11日,凤凰山景区启幕雪夏欢乐季活动,长达500米的雪道铺展在苍翠林海间。这是当地利用去年冬季储存的积雪,在景区内铺就的雪道。绿色与雪景碰撞,如此奇景为游客营造出独特的夏季冰雪运动体验。
凤凰山景区坐落于牙克石市区东南郊8公里处,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封闭式景区,同时身兼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多重身份。这里集森林、草原、湿地、河湖等景观于一体,植物覆被率高达90%,空气优良率98.5%,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的“特别清新”标准,是名副其实的无污染天然氧吧。依托夏季平均18℃左右的清凉气温,牙克石市大力推进“林业+旅游”融合发展,在森林食品、森林体验、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康养基地”“避暑胜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动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顶着夏日的骄阳滑雪,这种反差感太让人难忘!”一名来自成都的游客感慨。在凤凰山景区停车场内,苏A、云A、鄂A等外地车辆比比皆是,全国各地自驾前来体验林旅融合顶尖清凉感的人们云集此地。除了反季冰雪项目,景区还新增桦影时光咖啡长廊、草雕城堡彩绘涂鸦墙等项目,以及空中飞人、摩托艇等水上运动,形成“山顶玩雪、山腰探秘、湖畔亲水”的全域体验链。
从昔日的生态守护到如今的产业蝶变,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这座被林海环抱的城市,在3833.29万亩森林的滋养下,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路径,积极探索“林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生态资源“绿色变现”,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就在凤凰山景区内,站在凤凰湖畔,可见水光粼粼。这里有上凤湖、凤凰湖、下凤湖、云龙湖、太阳湖5个人工湖,湖面总面积达到323万平方米。“夏季,这里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冬季,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深入发掘冰雪经济着力点,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内的5个湖泊冰面,发展冬季汽车测试产业。每年冬季,德国博世集团、瑞典埃特姆公司、中汽研等汽车测试企业在此开展测试业务。”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麻赛丽娜说。
凤凰湖对面,就是鸟类监测点和观鸟平台,游客可以登高观鸟。近年来,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有458种动物和300多种植物生长生活在这里。牙克石市对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保护性开发,将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资源与凤凰山景区的森林康养特色结合,举办半程马拉松邀请赛、环湖自行车赛等低碳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自然之美,推动林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入围自然资源部第五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2024年,凤凰山景区成功举办“畅游中国幸福生活”5·19中国旅游日暨牙克石夏季文旅活动,探索呼伦贝尔旅游圈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发挥出“1+1>2”的叠加效能。“岭上杜鹃开、春季赏花来”线路被自治区文旅厅推荐为内蒙古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大森林大草原大峡谷”自驾线路,融入自治区“乌阿海满”旅游圈。2024年冬季旅游接待游客27.741万人次,收入449.16万元。继2020年获评全国首批森林康养基地后,2024年牙克石凤凰山景区再获“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凭借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宜人的森林环境、健康的森林食品和浓郁的生态文化,牙克石市逐步构建起集森林游憩、度假、保健于一体的康养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森林康养试点乡镇5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6个,森林康养林场1个。(记者 张慧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