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时节,革命圣地甘肃会宁迎来了一年中最富活力的季节。在“红色会宁 欢悦盛夏”文旅消费月活动中,这座西北小城以红色文化为底色,融合中医药、非遗、美食等多元业态,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文旅盛宴,让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红色文化打底,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会宁,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而闻名,红色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在汉唐街文旅消费月现场,秦腔《兴汉图》的铿锵唱腔与全民合唱的激昂旋律交织,游客们穿梭于红色文创摊位、特色美食街和互动体验区,感受着革命精神与市井烟火的交融。
“没想到在红色景点还能看到这么热闹的市集!”来自河北的游客侯心果兴奋地说。活动期间,汉唐街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百余家商户参与其中,涵盖文创、美食、娱乐等多元业态,形成了“政府搭台、商户唱戏、游客受益”的良性循环。
中医文化赋能,“健康游”成新亮点
在红色文旅的基础上,会宁创新融入中医药元素,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传统医学的魅力。会宁县中医医院在活动现场设立健康服务点,提供免费问诊、三伏贴、艾灸等体验项目,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贴完三伏贴,整个人都暖和了,没想到旅游还能顺便养生!”市民张琳笑着说。会宁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王娅红介绍,此次活动不仅推广了中医“治未病”理念,也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推动“健康+旅游”融合发展。
多元业态联动,点燃夏日经济
除了红色文化和中医体验,新能源汽车展、文创雪糕、非遗手作等新业态也为活动增添了现代气息。来自西安的摊主孟天笑带来了特色剁椒拌面,吸引不少食客排队品尝;平凉商户于海军的手工艺品摊位前,游客们挑选着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
“日均营业额比平时翻了两倍!”摊主李鹏笑着说。活动不仅拉动了消费,还带动了就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长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新标杆
会宁县通过优化服务、完善设施、创新业态,推动文旅消费从“一时热”转向“持续火”。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结合中医药、非遗、数字技术等元素,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IP,让会宁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从红色圣地到文旅热土,会宁正以创新的姿态,书写着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活力交融,红色基因与多元业态碰撞,绘就了一幅“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的生动图景。
(会宁融媒记者 刘文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