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坐公交游中国,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铁和飞机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但有一种旅行方式正悄然兴起——“坐公交游中国”。
杭州小伙叶书博这个暑假已经坐着公交去过了哈尔滨,目前正开启第二趟长线旅行,独自从杭州坐公交去三亚。
受访者供图
一种很新的旅行方式
今年20岁的叶书博,家住杭州市富阳区,就读于南京大学。在小叶看来,中国公共交通发达,很多边远的乡村都能覆盖到,坐着公交游中国可以深度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同时还能享受慢和不确定性。
8月6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小叶时,他正在赶路。“昨天我在厦门玩了一天,今天是从杭州坐公交赶路的第五天,计划今晚到达福建最南端的诏安县,预计后天就可以到达深圳了。”
受访者供图
这次坐着公交去三亚的行程总共计划是十几天,第一天从富阳到丽水缙云就换乘了9趟公交车,根据兴趣他打算中途在厦门、香港、广州三个城市停留,各待一天,其余基本在不断换乘公交车赶路。
“香港其实不在途经的城市,但我想去看看,香港离深圳很近,到深圳后,我打算在深圳口岸旁边订个酒店,然后去香港玩一天。”
谈起坐着公交出游的初衷,小叶说暑假比较有时间,想趁机出来转转。“坐公交慢游其实很有意思,这既可以欣赏沿途一路的风景,还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相对于高铁出行,小叶觉得,高铁速度太快,沿途经过的地方一眼就过,很多都来不及去感受,而绿皮火车虽然速度相对慢一点,但是车窗比较小,而且沿途离居民区也较远。如果是自驾,小叶还未考取驾照也不现实。
因此,这个20岁的少年,背上简单的行囊,选择了一种很新的旅行方式——坐着公交去到很多有趣的地方。
受访者供图
一路上都遇到过什么
出发前,小叶根据社交平台上的攻略,提前规划了详细的线路以及换乘方案,也对坐公交到达时间进行大致的估算。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中途遇到突发情况是常有的事。
“遇到问题就调整寻找更优解。”这位年轻人说,一些公交车可能班次比较少,需要打电话给当地的公交公司问清楚情况,有时也会因为吃饭或上厕所误车等等,“这些都需要现场灵活应对。”
小叶把“突发”当成是对自己的挑战:“坐公交游中国,对一个人的综合规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我现在成年了,外出遇到很多事情,都能自己解决,家人比较放心,也给了我足够的资金支持。”
一路上,小叶品尝到很多地方的美食,感受着不同地方的方言文化,碰到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这种体验,奇妙又有趣。”
途中的风景。受访者提供
小叶的妈妈曹女士告诉记者,坐公交游中国是儿子主动提出的,每天都会报备行踪以及晚上到达酒店的定位:“开始会比较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从小我们对他保护得很好,希望他能够平安健康地长大,现在看起来,孩子比我们想象中厉害。”
小叶从小就对公交车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富阳的公交车,比如某条线路到哪里,沿途经过哪些站,差不多都能背出来。
后来到了初中高中,忙着学习,反而对公交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入。
上了大学,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有人坐着公交去旅行的视频,小叶马上就心动了。
去年暑假,小叶开始了坐公交游中国的第一次探索。
他的目的地是西藏,但最后因为旅程实在过于遥远,他中途除了公交车,还坐了火车和客运班车。“沿途停留武汉、重庆、成都三个地方,全程耗时22天,包括路费、景点门票、纪念品等总花费7000元左右,整体来说比报团旅游便宜多了。”
他的社交平台账号下,网友们留言不少,有人点赞“很好的旅行方式。公交之行虽然慢了一点,但这十天的旅途也是风景,更真实的风景。”
小叶很认同坐公交旅游给他带来的价值:“每个暑假都想试试,让自己慢下来,去感受中国。”
新闻+
他们都曾“坐着公交游中国”
说起“坐着公交游中国”,就不得不提四川成都的年轻人刘华强(抖音账号“公交游中国”)。
上游新闻报道,选择“公交游”的旅行方式,刘华强最初是想完成一场验证:能否仅仅乘坐公交车,就实现跨市甚至跨省的长距离出行?
2020年,为了验证路线的可行性,刘华强开始了“公交游中国”的旅途,并先后完成了从上海到大连、杭州到洛阳、大连到武汉、澳门到北京等地的公交游。其中,他历时71天,换乘226辆公交车,途经100多个城市、5345个站台,从澳门乘坐公交车到北京的经历,更是引发了大量关注。
2023年3月,央视新闻记者跟拍他乘坐公交时的场景,并以《公交游达人刘华强:乘着公交游中国》为题进行了报道,还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进行了点评。“这个故事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品的提供,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此后各地都有年轻人或者博主开始尝试“坐着公交游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