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天 塔县—红旗拉普—瓦罕走廊—盘龙古道—帕米尔之眼
早上从营地吃了点饭,加好了油就去红其拉普了,这是我即将看到的第二个国门,前年去了满洲里,去了祖国的东北部,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最西边,或许这也是我此生最西边的到达地了

行驶在公路上,四周环绕的雪山,把塔县包裹在中间,这是一块比较大的盆地,当地称这样的地形称为帕,

快到景区时,排起了长队,导航显示3公里的大堵车,没办法只好慢慢行驶,大约半个小时才到达景区游客中心,

买好票又继续排队等着做区间车上国门景区,2点终于看到了国门,坐落在海拔5100的山口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蓝天下随风飘荡,

我们也买了一面小国旗,在国门雪山下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2点半我们从景区出来,路上还有排起的长队,而此时下山的我们一路顺风,没想到偏远之地还有如此多的人们.看来路不在远,有山则灵。

6点从山上下来,向北一个小时后就到达了瓦罕走廊,

这条连接中国和阿富汗的狭长通道,总长大约有400公里,其中约100公里在中国境内,南北最窄处只有15公里,最宽处也就75公里,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走廊。

但就是这条狭窄的通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承载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东西方商贾的穿行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之路。


张骞,法显,玄奘,马可波罗都 曾在留下足迹,如今驼铃声虽已远去,但瓦罕走廊依然存在,巍巍大山依然存在,留在这里的记忆依然存在。
离开瓦罕走廊,我们又继续向北延着314来到了位于瓦恰乡的盘龙古道,

36公里的公路竟有639个弯道,是不是很惊悚。也正因此,吸引了众多自驾爱好者。公路入口处那个醒目的标语,

今日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似乎还带着些许修行的禅意,走起,先从小盘龙上山,再从大盘龙下山,一条蜿蜒的公路似乎真得象是一条巨龙盘旋在山谷中,此情此景真是即魔幻又刺激,如果必须用语言来表达,那就是四个字,此生无憾!

从山上下来,必须穿越一段塔沙古道才能回到塔县,这条古道穿行于昆仑山深处,玄奘法师当年东归就是走的这条路到达的喀什,途中经过了班迪尔蓝湖,

这个镶嵌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明珠,因为冰川融水中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呈现季节性的蓝色变化,只可惜今天的天气不作美,蓝湖还是差了点意思。

穿行在昆仑山谷,公路被两边高大的山脉挤压着,山路开了不少,还没有遇到过如此让人有压迫感的山路,尤其是从顶峰倾泻而下的大流沙让人震憾到无语。帕米尔之眼更是让人不敢直视,人类的在大自然的威慑下,真的是太渺小了。

终于走出了山谷,宽阔的山谷一下子让人舒缓了许多,晚上在塔县的一个小饭店里吃了热腾腾的火锅,

高原上的牦牛肉非常爽嫩,回想一天的经历,从红旗拉甫到瓦罕走廊再到盘龙古道,帕米尔之眼真的是大开了眼界,很满足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