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8月6日电 (谭宇 阳望春 吕伟铭)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红色资源众多,“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广西进湖南第一乡第一村——汀坪乡蓬瀛村、高山红哨等红色景点点缀其中,红军经过城步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近年来,城步县紧紧抓住红色旅游发展机遇,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红色旅游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
夯实发展根基
“重走长征路,爬越老山界,带孩子们接受红色教育是我多年来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7月24日,来自浙江省的陈女士带着家人驾车来到城步红色旅游景点老山界,观看红军雕塑群、走过红军路后感慨地说。
类似老山界这样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城步还有大寨红军纪念碑、莲花桥烈士墓、高山红哨等多个。近年来,城步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在老山界、高山红哨、莲花桥红军烈士墓、长坪村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原址上打造了一批省市县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城步县还在汀坪乡蓬瀛村、丹口镇桃林村、儒林镇甘溪村先后建成集清廉教育、红色教育、法治教育、“五老”工作室于一体的思想教育基地,并在县红旗小学创建了“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在邵阳市率先开创了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进校园的先河。
此外,城步县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对老山界、高山红哨等红色遗迹进行升级改造,对丹口镇莲花桥红军烈士墓进行修缮加固,同时投资1000万元建成烈士纪念园,将23位红军烈士遗骸集中迁葬至烈士纪念园进行统一管护和纪念瞻仰。
汀坪乡蓬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讲好红色故事
“1934年12月5日,中央红军经湖南界、大河湾进入城步高梅下牛水等地,到达蓬瀛一带宿营。当时天气很冷,打白霜,可红军一点都不麻烦老百姓,全部露宿在路旁、桥上、田垄里,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7月23日,在汀坪乡蓬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来自广州的游客正在聆听讲解员讲述红军进蓬瀛的故事。
城步曾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境内流传着众多红军故事。近年来,城步县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老山界、蓬瀛村等地,通过走访老战士、烈士亲属及知情民众,系统梳理“红军过城步”“苗族民众支援革命”等史实,整理出《一条棉裤》《一盏马灯》《红军翻越老山界》等感人故事,并将这些故事编集成册、制成短视频、H5等进行宣传。截至目前,该县已搜集整理出23个生动深刻的红色文化故事。
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红色讲解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步通过举办旅游讲解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让讲解员熟悉全县红色景点的由来、战争的大致经过、红军留下的感人故事,提升他们的红色旅游讲解水平。
如今,城步现有20余名红色讲解员活跃在全县各旅游景点景区。他们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的讲解,让游客深刻地感受城步红色文化的魅力。
丹口镇莲花桥红军烈士墓。
提升旅游体验
“白天重走红军长征路,聆听革命先辈事迹,晚上看吊龙演出,还能品尝醇香的油茶,这样的旅游体验感太爽了。”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先生在朋友圈分享的城步游感,引来数十个点赞。
为提升游客体验感,扩大城步旅游知名度。城步积极整合境内红色资源,串联历史遗址、文化载体和生态景观,精心推出“县城—汀坪蓬瀛村—五团茶园村—老山界—南山高山红哨—丹口新铺里—县城”“县城—丹口太平村—丹口新铺里—汀坪横水村、蓬瀛村—五团茶园村”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红色景点与自然景观、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城步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城步县文广新局负责人说,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城步县把分散的红色印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整合在一起,形成集群效应,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红色文旅体验。
如今,在城步打卡红色景点、追寻红色记忆、学习红色历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先生说:“老山界的景色壮美,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前行,能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不易,这种体验非常震撼,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城步不少村民将自己的民房改为民宿、农家菜馆等,收入也因此实现了翻倍增长。“以前翻山越岭赶集,如今家里炒菜月入过万。”城步县长安营镇长安营村村民杨大姐乐呵呵地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城步累计接待游客336.93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6.89%,旅游综合收入34.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8.4%。(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