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临湘市大石坳仙境景区成为岳阳文旅市场的“现象级爆款”:开业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平台曝光超1000万次,线上门票销售80万元,单日最高客流突破4000人次。
这背后,是岳阳晚报社的一次创新媒企合作——媒体资源嫁接数字化营销,让“养在深闺”的丹霞山水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这场“出圈实验”,不仅为地方文旅提供了新思路,更探索出一条“媒体+企业+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
01
出圈现象:一池山泉引爆的夏日狂欢
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家住岳阳楼区的刘女士一家驱车50公里来到大石坳仙境景区。让她惊讶的是,景区停车场爆满,车辆排起长龙。“我在抖音上刷到这里的透明船和山泉水,视频里看起来特别仙,没想到现场人这么多。”刘女士的体验并非个例。自6月26日早鸟票开售以来,这个藏在临湘深山里的景区便突然“爆红”,成了周边游客争相打卡的好去处。
“丹霞地貌有很多,但是水上丹霞比较罕见。”谈及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大石坳仙境景区董事长邓了了直言道。大石坳的水上丹霞,红岩碧水相映成趣,这般独特地貌在全国都极为稀少,看一眼便令人心动。
在做旅游规划时,大石坳夏季玩水主打一个“野性”。这里的水是从药姑山流下来的天然山泉水,原本温度较低,经十多公里流淌,至响山村时约为26℃,不冷不热,正是夏季玩水的最佳温度。而且水质清澈干净,水底卵石与游鱼清晰可见。水中,还有小鱼不时与游客互动,平添几分自然天成的野趣。
另外,为增加野外玩水的趣味性,景区配备了皮划艇、帆板、透明船等设施,透明船漂在碧水之上,船底风光一览无余,非常适合亲子游、家庭游、团建游等。景区还贴心地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小孩可在浅水区肆意戏水,大人能在深水区畅快游泳。玩累了,在天幕下吃点东西、玩玩游戏,惬意十足。
景区深谙氛围感营造之道,设置了不少打卡点:花桥横跨水面,仙雾缭绕其间,仙气飘飘的场景宛如仙境。岸边还有NPC扮演的白蛇青蛇水上表演,搭配水上电音、水枪大战等趣味活动,热闹非凡,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在安全性方面,景区配备了十名安全员,全面覆盖各个区域。清洁员每天都会细致开展水面清扫、换水、河道清理等工作,让环境始终洁净宜人。而且,每个安全员身上都带着“宝贝”——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碘酒、创可贴等,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让游客玩得安心。
02
媒企合力:“内容+流量”的化学反应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这片藏在临湘忠防镇响山村的山水被更多人看见?今年5月,当邓了了带着景区规划书寻找合作方时,岳阳晚报社社长任言志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潜力。
“传统媒体不能只做内容输出者,更要成为地方文旅资源的整合者。”任言志提出的“媒企联合”方案,打破了媒体单纯发布广告、企业自主推广的传统模式——岳阳晚报社以官方媒体身份深度参与景区定位与内容策划,三象科技作为抖音官方本地生活服务商则负责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抖音等平台的流量密码,双方共同成立项目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我们第一眼就被那种‘野性美’震撼了。”任言志描述首次勘景的场景,“赤红色的岩壁倒映在碧绿的山泉水中,阳光一照,像打翻了的调色盘。”专业团队很快提炼出核心卖点:全国罕见的水上丹霞地貌、26℃的天然山泉泳池、可互动的小鱼野趣。这些差异化标签,成为后续传播的“爆点种子”。
景区试营业前夕,岳阳晚报社组织30组亲子家庭实地体验,并特邀岳阳日报社知名主播袁泉、王艺俊带队直播,新媒体团队全程跟拍。《拥抱清凉,临湘大石坳迎客》等短视频迅速刷屏,微信推文《7月5日开始试营业!岳阳市民避暑好去处+1》阅读量达2.4万。三象科技则同步搭建抖音POI(兴趣点),发起“岳阳玩水天花板”等话题,邀请高粉达人打卡。两者形成的传播闭环,让景区未开先火。
“内容+流量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三象科技负责人鲍虎形象比喻,“报社负责优质内容的生产,确保信息真实可信;三象科技则确保流量,让每一条内容都能精准投递到目标用户。”这种分工在数据上得到印证:7月单月曝光量达976万次,景区连续霸榜抖音本地“吃喝玩乐榜”“自然景观榜”“景区热度增长最快榜”等多项第一。
03
振兴效应:农文旅融合的共富实践
大石坳所在的临湘市忠防镇响山村,曾是典型的“穷山恶水”,因周边都是石头山,且容易产生水患,无法种植农作物,当地经济较为落后。
晚清湖湘才子吴獬,曾撰联形容响山:“响山山响鹿难藏,鹿奔麓岭;干港港干鱼欠水,鱼下渔潭。”意思是响山周边都是山,喊一声就有回音,而且石头山上不长草,鹿只有往麓岭跑;干港河常年干涸,鱼也只能往渔潭去。
风水轮流转。曾经的不毛之地,在现代人看来却是暗藏着山水美景的打卡地。近年来,大石坳的水上丹霞被一些自媒体人所发掘,渐渐有了知名度。尤其是今年,大石坳仙境景区正式成立后,通过媒体的宣传和专业化运营,景区知名度大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响山。
大石坳仙境景区与当地采取权重分成的模式,村里出土地,景区负责运营,互惠互利。自今年6月以来,共带动当地100多位村民就业,间接带动500至800人获利,涉及餐饮、土特产、零售等多个方面。
“6502农家乐”的老板王虎就是受益者之一。王虎今年40岁,原本在临湘市区打拼,得知村里要建大石坳仙境景区,嗅到了商机,回到村里与弟弟合伙将原来的防空洞进行改造,开起了6502农家乐。如今,农家乐生意火爆,每天前来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收入达2000元/天。王虎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大石坳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因为景区的发展而改变了生活。
岳阳晚报社在宣传景区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些因景区而受益的村民,报道他们的创业故事、生活变化,让更多人了解到景区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社会价值和美誉度。三象科技则通过达人推荐,让当地的餐饮、土特产等被更多游客知晓,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媒企合作不仅让景区“火”了,更让这份“火”传递到了当地的各个角落,让老百姓真正享受了文旅发展的红利。
04
未来蓝图:从“季节爆款”到“全年IP”的进阶
立秋将至,夏季玩水的热潮逐渐褪去,但大石坳的规划并未止步。在岳阳晚报社的会议室里,邓了了与任言志、鲍虎开启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秋季将重心放在烧烤和露营上,计划与岳阳市烧烤协会以及烧烤研究院联合打造岳阳首届户外烧烤露营节;冬季策划丰收节,带动本地年货和好物销售;春季主打赏花踏青。
“夏天玩水只是开始,我们要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想来。”邓了了自信满满地说。不仅如此,景区还在推进后续开发,第二期围绕丹霞地貌做文章,第三期重点打造民宿和“丹霞威尼斯”,让游客乘船进入景区游览丹霞美景。
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岳阳晚报社与三象科技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双方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根据不同季节的特色活动和景区的新开发项目,制定相应的宣传推广策略。岳阳晚报社将持续用深度报道挖掘景区的新亮点、新故事,三象科技则会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创新运营,保持景区的热度和影响力,让大石坳的文旅魅力持续绽放。
05
深度思考:文旅出圈的底层逻辑
从4000人次的日峰值到千万级的流量曝光,大石坳的火爆不是偶然。在岳阳晚报社与三象科技的协同实践中,是地方文旅破局的核心密码:公信力与传播力的化学反应,专业媒体与市场力量的优势互补,短期流量与长期价值的辩证统一。
当主流媒体放下身段深耕内容产品,当科技公司跳出流量窠臼关注产业生态,这种“媒企联动”模式便超越了简单的商业合作,成为激活地方资源的新动能。它证明:文旅出圈不在于投入多少营销费用,而在于能否找到连接在地文化与市场需求的纽带;乡村振兴也不必依赖“天外来客”式的投资,深耕本土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同样能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夕阳下的大石坳,水面倒映着丹霞山的轮廓,岸边的孩子们还在追逐嬉戏。正如那副古老对联的新解——如今的响山,山响不再是空谷回音,而是八方游客的欢声笑语;干港不再是鱼欠水,而是流量奔涌的致富活水。
约上你的拍照搭子
赶紧去景区打卡出片吧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仇玉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