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跨过解放东路,街边的小花园叫宁园。宁园建于1986年,其实就是一处古典式园林,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历史,算是为旁边的玉皇阁和鼓楼烘托气氛。
宁园内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有不少当地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路口有几位大哥大姐提供推拿按摩服务,旁边摆着几张特制的椅子,收费也不贵。银川夏无酷暑,树荫下更是清凉。看到几位路人趴在椅子上,很是享受。
穿过宁园,来到前方的十字路口,鼓楼就矗立在十字路口的中心。
鼓楼四周并未划出人行通道,看来只能横穿马路。马路上的车不多,偶尔会有几辆出租车停在路边拉客。鼓楼的建筑形式和玉皇阁有些类似,也是将楼阁建于高台之上。不同的是,台基为正方形,四面开有门洞,并装着红色的大门,东西南北门洞上方分别镶嵌“迎恩”、“挹爽”、“来薰”、“拱极”匾额,当然,这些都是古人所欣赏的吉祥之句。
围着鼓楼转圈寻找入口,最后在其东面迎恩门洞边看到一个小门是开着的。东门洞两侧对称各开着一扇小门,称作券门,上方有“乾辟”和“坤阖”门额,取意《易经》中的天地阴阳,也代表一上一下。实际则只留了一条通道,而且十分狭窄,大白天里面还得开着灯照明。
由此来到台基之上,中间的楼阁就是鼓楼,四角各有一个角坊。房间被辟为展厅,展出大革命时期宁夏的革命活动。宁夏第一个党组织:宁夏特别支部,其办公地址就设在鼓楼。
银川鼓楼的建造历时近百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元年(1821),宁夏知府赵宜喧开始主持修建鼓楼,因为在任时间短,只建成了台基。光绪三十四年(1908),宁夏地方绅商捐资在台基上搭建了梁架,因资金短缺,半途而废。民国六年(1917),宁夏县知事余鼎铭重启工程,并在四角增建了角坊,到此,鼓楼终于完工。
明时的钟鼓楼(旧谯楼)位于刚才看到的玉皇阁处,那时在鼓楼现址东西南北各建有一牌坊,称四牌楼。钟鼓楼在乾隆三年(1738)的地震中损坏,重建府城时,当时人们认为应把钟鼓楼移到四牌楼,原钟鼓楼被改建成玉皇阁,而鼓楼的修建则一拖再拖。
鼓楼正对着一条步行街,旁边有一家大型的购物中心。走进购物中心,转了一圈,没找到满意的午餐,只收获了一杯咖啡。沿解放路西行,原本想看看邮政博物馆,来到门口发现中午休息。在旁边寻到一家面馆,看来还是牛肉拉面比较可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