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明十三陵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及众多嫔妃、太子。目前主要开放的是长陵(永乐皇帝朱棣陵)、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陵)、昭陵(隆庆皇帝陵)、神路。
长陵要看祾恩殿,由金丝楠木建成,堪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瑰宝。定陵看地宫,这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考古发掘的陵墓。昭陵看建筑规制,展现了明代皇家陵寝的典型格局。神路看石像生,36座栩栩如生的石雕,象征着皇帝死后仍享有的威严仪仗。
一、长陵
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大帝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它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 交通方式
德胜门公交站乘坐872路直达“长陵”站(约1.5小时)。
地铁昌平线至“昌平西山口站”,换乘昌67路至“长陵”站。
- 主要景点
- 祾恩殿(核心建筑):中国现存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殿内32根楠木巨柱,历经600年仍坚固如初。殿内设有永乐皇帝生平展,介绍其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等功绩。
- 明楼:陵墓的标志性建筑,可登楼俯瞰整个长陵布局,远眺天寿山风水格局。
- 宝城(墓冢):圆形围墙环绕的土丘,下方为未发掘的地宫(朱棣陵寝所在)。
- 碑亭 & 神道(局部):长陵神道与十三陵主神道相连,但仅保留部分石刻。
- 推荐路线
陵门 → 碑亭 → 祾恩门 → 祾恩殿 → 明楼 → 宝城
二、定陵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万历帝(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考古发掘的陵墓,地宫开放参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交通方式
地铁:乘地铁昌平线至“昌平西山口站”,再打车或转乘公交(昌67路)至定陵。
公交:德胜门乘坐872路直达定陵,或乘坐879路、314路至“定陵”站下车。
- 主要景点
- 祾恩门 & 祾恩殿遗址:参观地面建筑遗迹,了解明代陵寝规制。
- 明楼:登楼俯瞰陵区全景,拍照打卡。
- 地宫(核心景点):深入地下27米,参观万历皇帝和皇后的棺椁及陪葬文物(部分为复制品)。
- 展览馆:了解定陵考古发掘历史,观看出土文物(如金冠、凤冠等)。
三、昭陵
昭陵是明朝第12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它是十三陵中建筑规制保存较完整的一座。
- 交通方式
德胜门公交站乘坐872路至“定陵”站,换乘昌67路至“昭陵村”站(步行约5分钟)。
地铁昌平线至“昌平西山口站”,打车约15分钟(费用约20元)。
- 主要景点
- 祾恩殿(享殿):昭陵的核心建筑,殿内设有隆庆皇帝生平展览,介绍其在位期间与张居正改革、开放海禁等历史事件。
- 明楼:陵墓的标志性建筑,可登楼远眺陵区全景。
- 宝城(墓冢):圆形围墙环绕的封土堆,下方为未发掘的地宫。
- 碑亭 & 神厨库遗址:碑亭内立有无字碑,神厨库为祭祀时准备供品的地方。
- 推荐路线
陵门 → 碑亭 → 祾恩门 → 祾恩殿 → 明楼 → 宝城
四、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导引部分,全长约7.3公里,南起石牌坊,北至长陵,是进入陵区的神圣通道。最精华的部分是长约800米的石像生大道,排列着36座栩栩如生的石雕,象征着皇帝死后仍享有的威严仪仗。
- 交通方式
德胜门乘坐872路至"定陵"站,步行约15分钟
地铁昌平线到"昌平西山口站",打车约10分钟(约15元)
- 主要景点
- 石牌坊(起点):我国现存最大石牌坊,宽28.86米,高14米。
- 大红门:陵区正门,三拱券式建筑。
- 碑亭:内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 石像生群(核心景观):12对石兽:狮子、獬豸、骆驼等;6对石人:武将、文臣、勋臣。
- 棂星门:三开间火焰牌坊。
- 推荐路线
南入口 → 石牌坊 → 大红门 → 碑亭 → 石像生大道 → 棂星门
明十三陵必看景点
- 长陵(永乐皇帝朱棣陵)——祾恩殿:金丝楠木大殿,国内罕见。明楼:可俯瞰陵区全景。
- 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陵)——地宫:深27米,探索帝王陵墓结构。出土文物展:金冠、凤冠等(部分为复制品)。
- 神路——石像生:36座石兽、文武官雕像,适合拍照。
- 昭陵(隆庆皇帝陵)——修缮完整,游客较少,环境幽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