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馨钰 实习生 丁玲 文/图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兴建在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的亚洲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也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对自贡市民来说,这里是家乡的一张独特名片;对外地游客而言,这里则是探寻史前世界的一个神秘窗口。
2024年,自贡恐龙博物馆成功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全年游客量达160万人次。观者如云的背后,是“文旅+科技”激发强大吸引力。各种先进的设施设备让游客从单纯的“看展品”升级为“去探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自贡恐龙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步入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技的身影随处可见。不时有游客戴上AR眼镜,让原本静止的恐龙仿佛瞬间“跳”出眼前,在身临其境游览侏罗纪世界的同时,还能获取更多丰富有趣的恐龙知识。
在科技含量极高的探秘馆中,游客可以乘坐一个模拟太空舱的“时空穿梭机”,从寒武纪到达三叠纪,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恐龙时代。在“温度孵蛋”展项前,游人通过触摸温度感应装置,亲身感受从一颗恐龙蛋破壳而出到长成小龙跑开的过程,体验“龙妈”的快乐。
探秘馆内一面长24米、高5.6米的室内侏罗纪地层剖面尤为壮观。这一地层剖面不仅能反映恐龙的埋藏环境,还包含众多典型沉积构造,非常适合地学科普。而投影技术的运用,让地层剖面化身为演绎侏罗纪生态环境的幕布,孩子们可以在此真切体验一场生动有趣的地学科普课。
“科技力量打破了馆内藏品管理、学术研究、化石保护利用、科普教育以及互动展示体验等多个业务领域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恐龙化石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江山表示。
今年5月10日,自贡恐龙博物馆开始闭馆改造提升,重点是系统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质量,运用“遗址原境叙事+科技赋能”双引擎,重构展陈逻辑,打造智慧化、沉浸式新空间。改造后,游客既可感受1.6亿年前层层叠叠沉积形成的恐龙化石带来的原始震撼,还能通过数字技术亲眼见证恐龙“复活”,感受史前的生命律动。
“新体验、新探索、新联结。”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以三“新”概括改造亮点,该馆将充分依托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这一世界级自然资源,以“恐龙+科技+文旅”的模式,培育跨界融合的文旅新业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特色文化品牌。
编辑:余耀
编审:喻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