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融,气象万千。
近日,资阳市启动“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集中采风活动,聚焦“方特+”特色文旅品牌,组织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深入资阳艺云数字艺术中心、乐至陈毅故里景区、安岳石窟·茗山寺等代表性文旅地标,边走边采,广泛推介特色旅游路线,全方位展示资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万千气象。
本期走进“美美与共·和美乡村”红碑社区,探访它在绘就“艺术+乡村”共富蓝图上的举措和成效。
黛瓦白墙间点缀着现代艺术雕塑,传统民居改造的特色餐吧、民宿别具一格,校村共建的山水画廊里游客驻足欣赏……在资阳临空经济区临江镇红碑社区,艺术正以独特的方式激活乡村活力,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共富蓝图。
山水画廊内的部分艺术作品。
走进红碑社区,一栋临河民居内打造的“山水画廊”格外引人注目。画廊内陈列着川音美院师生创作的绘画、雕塑、文创等艺术作品,以“创作—展览—销售—衍生”的全产业链模式进行运营。与传统旅游纪念品不同,这里的艺术作品销售按“艺术家70%、村集体15%、平台15%”分成,既保障了艺术家权益,又让村集体获得持续收益。
站在高处环望社区,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餐吧、民宿、康养基地等散落各处。如今的红碑社区已聚集起一批由80后、90后、00后组成的“新村民”创业团队,他们将城市消费场景与乡村自然风貌深度融合,发展起餐饮民宿、农耕体验、美术写生、艺术培训等业态。每逢周末、节假日,便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红碑社区内的艺术类业态。
原野餐吧·民宿便是社区内发展势头较好的项目之一。“艺术是唤醒乡村的动力和源泉。”负责人向凯锋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业态,吸引更多喜欢网红艺术乡村的年轻人来红碑社区游玩,并带动更多复合型人才前来共建乡村,让乡村发展更具活力。
艺术与乡村的融合,让红碑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也让“诗意栖居”成为现实。“村里的业态更丰富了,环境也更美了。”村民朱思霞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民宿已成为村民和外来游客们的休闲好去处,“这段时间天气热,很适合来民宿喝茶聊天,感觉很惬意”。
随着资阳方特国色春秋即将开业,红碑社区正积极谋划联动发展。“我们希望借助方特的品牌效应和人流量,丰富社区业态,壮大集体经济。”临江镇副镇长、红碑社区第一书记罗志军表示,下一步红碑社区将围绕环成都美术学院文化产业带,打造辐射全川的乡村艺术集市。“欢迎社会各界艺术类、规划类和营销类的创新创业人才入驻红碑社区,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罗志军发出邀请。
当前,资阳正以临空“天府艺谷”为平台,激活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作为和美乡村示范点,红碑社区将通过校地合作、业态创新和资源整合,持续探索“艺术+乡村”共富之路,为资阳和美乡村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样板。
见习记者 凌倩 王雯静 易佳妤 全媒体记者 李好 刘一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