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桤木河,白鹭飞过湿地草坡。阿婆曾说竹编传天下,鸡冠山上雪隐云霞。”
近日,一首改编版的歌曲《家乡》在网络上受到关注,这首以韩红的《家乡》为蓝本,并结合崇州本地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非遗文化等进行二次创作,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崇州旅游攻略”。

这首歌的作者詹天兵,是个土生土长的崇州人,一名崇州市政协委员,崇州缘道家庭农场主理人。向来喜欢音乐的他,在听了《家乡》后,被歌词的意境所感动,便想改编成歌唱家乡崇州的歌曲。
于是,从罨画池到街子古镇,从道明的竹编到怀远的三绝,詹天兵通过深挖崇州"古镇聚落+川西林盘+非遗技艺"的独特组合,将农耕体验、非遗研学等场景植入歌词,历经多次打磨,终于完成了歌词创作。他又亲自翻唱,深情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詹天兵曾任上市公司高管。12年前,正值事业巅峰的他选择返乡创业,在崇州市道明镇创办了缘道家庭农场。如今,农场占地400余亩,配套开展农事体验、蔬菜采摘、菜园认养、观鸟游学等项目,探索出一条乡村发展新路径。
詹天兵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始终在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等领域积极履职尽责,他提出了《关于对崇州市家庭农场AI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建议》《关于搭建乡村游学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等提案。如今,他更是创新融合履职方式,将传统政协提案与新媒体传播手段相结合,既做好“田间地头”的调研,还通过政协渠道反映乡村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又玩转“云端传播”,以短视频等可视化手段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案例。此次歌曲改编,便是他在崇州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践行产业联动并形成破圈效应,把流量转化为农文旅融合的增量消费。

“作为一名和土地打交道的基层政协委员,我将继续秉持‘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初心,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撰写政协提案,为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詹天兵说到。同时,他表示将继续创作和拍摄,更好地宣传崇州,让更多的人发现崇州的美,到崇州来看一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