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甘肃】
山水画卷中的金川峡
金川峡水库
王瑞文
在金昌市永昌县城北十公里处,一条蜿蜒十余里的大峡谷如青蛇盘踞大地,这便是金川峡。金川河主流穿谷而过,碧水在谷底潺潺流淌,水流撞击岩石的声响远传数里,似雷鸣般震荡山谷——这里正是永昌古八景中“金水潺声”的发源地。1958年,金昌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截断金川河,凿山筑基,历经艰苦施工筑起金川峡水库,让峡谷多了一汪碧波荡漾的柔情。
如今的金川峡,青山叠翠,碧水含烟,凭借着灵秀的自然风光与清幽的生态环境,成了八方游客心向往之的休憩胜地。
夏日的清晨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薄雾如上好的宣纸在天地间缓缓铺展,将远山近树都晕染成水墨般的朦胧意境。微风携着河谷的湿润与草木的清香,懒洋洋地拂过脸颊,带来沁人心脾的惬意。我们踏着晨光,相约奔赴这场与金川峡的浪漫之约。
从市区出发,40分钟的车程里,窗外的景致悄然切换。车子刚驶出市区时,窗外还是错落的楼宇与车水马龙的街道,喧嚣的市井气息尚未散尽。行至半路,钢筋水泥的棱角渐渐隐入远方,视野里的景象悄然更迭——原本的城市轮廓被连绵的浅山温柔接替,起伏的山影如同大地舒缓的呼吸,在视野里铺展开来。车窗外,成片的麦田在风中翻涌着金色的浪涛,偶尔有几株耐旱的沙棘丛点缀在路边,枝头缀着饱满的橙红果实,给苍茫的山野添了几分亮色。风从半开的车窗溜进来,带着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驱散了城市的燥热。
随着车子渐入山区,道路开始沿着山势蜿蜒,两侧的山影愈发清晰。待抵达金川峡水库库区西面的水源入口时,眼前的景象豁然开阔——水库正静卧在层峦叠嶂的怀抱中,两岸峭壁如刀削斧凿般林立,岩石的纹理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仿佛天然铸成的屏障,温柔而坚定地守护着这片碧绿的水域。站在库区西面的湿地上极目远眺,一汪碧水如巨镜般嵌在两峰之间,毫无波澜。水库犹如嵌入两峰间的巨大镜子,峻峭的山峰和岸边的树木清晰地倒映其中,灼灼可见。
湖水是极清的,却又因着深浅不一,在阳光下晕染出层层叠叠的色彩。近岸处水浅,阳光轻易便能穿透水面,映得水底砂石泛着暖融融的琥珀光;往湖心去些,水色渐深,化作温润的碧玉青,像被揉碎的翡翠铺满水面;至湖心最深处,那抹青色又沉淀成深邃的蓝,仿佛把天空的颜色都收进了怀里。水下景致更是一目了然,圆润的鹅卵石纹理清晰可辨,偶尔有几尾小鱼摆着尾巴从石缝间游过,连鳞片的光泽都看得真切。
这般纯净并非天成,而是源于对周边生态的悉心守护。每一滴汇入水库的水流,都带着草木的清润与山石的凛冽,保留着大自然最本真的气息。这里的水质早已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俯身掬起一捧,入口便是沁心的甘醇,带着山野的清甜在舌尖蔓延。
水库西入口处,更藏着岁月的痕迹——汉长城与明长城的遗址在此交错。千百年间金戈铁马的回响、战火烽烟的记忆,都被这些古老的墙体默默收纳,在风里低低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与厚重。
“这水啊,来得金贵着呢。”同行的水库住户刘老先生一声感慨,道出了金川峡的过往。从前这里常年缺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修起水库,奔腾的河水才被稳稳留住。当年修坝的人们用背篓驮石,手磨出了血泡,肩膀压出了红痕,风掠过水面时,仿佛还能听见岁月深处的回响:打夯号子的嘶吼、运石车的吱呀……如今这些都沉淀在碧波之下,只有粼粼波光温柔漫过被岁月打磨的岩石,诉说着“高峡出平湖”的历史变迁。
曾经湍急的河流被大坝驯服,化作安详开阔的水面,峡谷险滩与碧波万顷形成奇妙的反差。一家人乘摩托艇疾驰湖面,水天一色铺展眼前,心胸豁然开朗。浪花如雪般卷起,水珠溅在脸上沁凉舒爽,湖风裹挟着水汽与花香拂面而来,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搅碎涟漪,惊起水草上的蜻蜓。峭壁在近旁拔地而起,石缝中顽强扎根的草木,为冷峻崖壁添了一抹生机。
夏日的水库,既是游客寻幽避暑的乐园,更是候鸟栖息繁衍的天堂。赤麻鸭、白鹭、白天鹅、黑鹳……种类逐年增多,单是赤麻鸭就从十年前的三百多只增至三万余只。水中最常见的便是赤麻鸭,它们或静栖沉思,或结对嬉戏,黄褐色羽毛为湖面增添了灵动;还有黑白相间的水鸟,时而冲天高飞,时而掠水疾行。各种鸟鸣混杂成天然乐章,在静谧山水间流淌,净化着心灵。
步行至水库边的田间,蓝天白云下绿荫蔽日,麦苗拔节,布谷鸣唱。胡萝卜叶尖挂着水珠,根须在富硒的冰川雪水与泉水滋养下茁壮成长——这里是全国优质胡萝卜产区,红皮红肉红心的“水果萝卜”,成了“甘味”地理标志产品。
走出连片的胡萝卜田,往草木更深处走去,刘老笑着在前头引路,不一会儿,一座带着泥土气息的农家小院便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便是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院中黄土墙、麦草顶,磨盘、镰刀等老物件静静陈列,勾起了童年记忆,我们一行人纷纷与老物件合影,仿佛跌入时光隧道。
刘老笑着引我们到院角的凉棚下,棚顶早已被茂密的南瓜藤爬满,大片绿叶在风里轻轻摇晃,筛下斑驳的光影。午饭的餐桌就摆在这清凉里,桌上满满当当都是地道特色菜:咕嘟冒泡的土豆炖土鸡,还有刚从地里掐来的沙葱和野菜,带着露水的清鲜。孩子们瞅着这一桌“原生态”美味,早已按捺不住,叽叽喳喳地抢着夹菜,吃得满嘴流香。
饱尝了地道的农家风味,心满意足地漫步小院,屋后的小菜园里更藏着鲜活的惊喜。茄子紫得油亮,辣椒红得似火,饱满的西红柿缀满枝头,果皮上还沾着晨露般的鲜嫩。游客们或是举着手机拍下这田园景致发朋友圈分享,或是小心翼翼地伸手采摘,菜地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热闹又惬意。从菜园望向远处,水库正泛着粼粼波光,田埂上劳作的村民身影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这宁静壮丽的田园风光,恰成了都市人暂别喧嚣、安放心灵的温柔港湾。
告别农家小院,我们沿水库向着上游缓步前行。金川河在峡谷中潺湲流淌,如低吟浅唱,斜阳洒满河岸,叮咚水声似大地的心跳,千年来脉动不息。清代南济汉在《河楼览翠》中写下“银作雄涛喷两岸,山将翠色荡中流”,正是这“金水潺声”的生动写照。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水库边的草滩。夕阳为水面镀上一层金辉,粼粼波光似碎金闪烁,远处牧羊人赶着羊群踏着余晖归来,身影在暮色中缓缓移动,构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暮色中的金川峡水库,像一颗被擦亮的星辰,安详地镶嵌在戈壁的褶皱里。
祁连山的风拂面而来,带着雪水的清凉与岁月的温度——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追寻宁静的净土,更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书写的生命史诗。在这里,既能饱览无边光景、舒展身心,也能循着长城的遗迹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对美好宁静生活的永恒期盼。
相关链接
金昌景点推荐
紫金花城景区
紫金花城景区 丁凯
有“镍都”之称的金昌,向来以硬朗的工业气息示人,而紫金花城景区却为这座西北城市添了份难得的浪漫。
步入景区,广袤的香草花田便铺展在眼前。5月至9月间,薰衣草与马鞭草织就一片紫色海洋,风过处花浪翻涌,香气清甜。花间小径上,花瓣轻拂衣角,阳光为花海镀上金边,蜂蝶穿梭其间,热闹了这方天地。
花田的尽头,是波光粼粼的紫嫣湖。湖水清澈见底,蓝天白云、岸边的绿树繁花,皆倒映其中,虚实难辨,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彩画。沿着湖边的木质栈道漫步,脚下木板发出清脆的声响,和着微风与湖水的轻吟,奏出一曲自然的乐章。湖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它们舒展着翅膀,轻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却又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湖中心,樱花岛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其中。春季时,岛上樱花盛开,如云似霞,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洒在湖面、栈道上,为紫嫣湖增添了一抹浪漫的粉色滤镜。
“不能忘却的记忆”人文主题园,则是景区内的文化宝藏。走进这里,仿佛穿越回过去,60—90年代的老物件一一陈列,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
若是想更深入地感受景区魅力,不妨乘坐景区小火车,沿着既定轨道缓缓前行,花海、湖泊、亭台楼阁依次在眼前展开,仿佛一幅徐徐拉开的画卷。夜晚的景区也别有一番韵味,灯光亮起,与花卉相互交融,营造出梦幻般的夜景,夜游其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金昌植物园
金昌植物园
在金昌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中,有一处藏在西北戈壁中的宝藏——金昌植物园,它就像一颗精心镶嵌在城市角落里的绿宝石,散发着独特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植物园,大片开阔的草地率先映入眼帘,嫩绿的草尖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像在对游客发出最热忱的欢迎。草地上点缀着星星点点不知名的小花,红的热烈似火,粉的温柔如霞,白的纯净若雪,与绿草交织成一幅天然的田园画作。沿着蜿蜒小径前行,便来到了树木区。高大的杨树拔地而起,笔直的树干仿佛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绿色天地;垂柳则是温婉的佳人,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似绿色的珠帘垂落,撩拨着夏日的微风。
再往里走,便是那片令人心醉神迷的花海。夏日的阳光下,大片郁金香肆意绽放,红的艳丽夺目,像是燃烧的青春激情;黄的灿烂明媚,如同跳跃的金色阳光;紫的神秘高贵,仿佛梦幻中的仙境。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宛如一群身着彩裙的仙子在翩翩起舞,馥郁的花香萦绕在鼻尖,让人心旷神怡,沉醉其中。
植物园里还有一片清澈的湖泊,湖水如同一面镜子,将蓝天白云、岸边的绿树繁花倒映其中,虚实难辨,美得如诗如画。湖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清晰可见,几只鸭子在湖面上悠闲地游弋,时而把头扎进水里觅食,时而扑腾着翅膀嬉戏玩耍,泛起层层涟漪,为这片宁静的湖泊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