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文宗自古出巴蜀”“天下山水之观在蜀”,4500多年的文明史与2300多年的建城史为成都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为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擦亮城市文旅名片,感受江山之雄、文物之盛,在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即将举办之际,“成都方志”策划推出“成都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专栏,翻阅文献记载,依循方志脉络,梳理城市肌理,共赴一场蜀风雅韵、巴适安逸的的文化之旅。第一期,我们跟着一环路畅游成都19个文化点位。
一环路北三段外侧
解放路
成都北面出城重要干道
因纪念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得名
一环路东三段内测
猛追湾
据明末张献忠兵败大慈寺
武僧猛追至府河湾大捷
老百姓便将此地叫作“猛追湾”
也有说法称此处原名“母猪湾”
因为不太文雅
改为谐音“猛追湾”
一环路东三段内侧
天府熊猫塔
塔高339米,又称“339电视塔”
被称为“中国西部第一高塔”
是四川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枢纽
2004年该塔主体建成
塔身运用实景特效合成技术
融入大熊猫大运会
盖碗茶和市徽图腾等成都元素
是具有成都特色的潮流打卡地
一环路东五段外侧
锦官驿
锦官驿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
是东出成都的第一个驿站
也是四川地区最大的驿站
后于明末毁于战火
如今
已成为以休闲服务业为主的特色街区
五星级香格里拉大酒店是
街区的标志性建筑
一环路东五段内侧
水井坊遗址
古时此街木材铺较多、易引发火灾
街中居民遂在院中挖井防火
水井街因此得名
1998年8月
在水井街酿酒车间发现古代酿酒遗址
这是世界上
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设施最齐全的
白酒酿造遗址
填补了
我国古代酒坊遗址
酿酒工艺的考古空白
水井坊遗址被列入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一环路南一段和东五段交界
九眼桥
建造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初名洪济桥
因桥身有九个桥洞
民间称为九眼桥
明天启《成都府志》记载:
“桥成,为洞者九,纵四十丈,
横四十尺。”
一环路南一段外侧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
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
三所全国重点大学合并而成
四川大学前身是1896年由
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建的四川中西学堂
是中国西部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
校园内
由英国建筑师弗雷德·荣杜易设计的
近代建筑群形成
“西洋骨架中式表皮”的独特风格
春至望江楼畔
海棠映水,古瓦飞檐与高楼相映
秋临华西钟楼,银杏洒金
荷影书香共长天一色
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
暨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
江姐(1920年—1949年)
原名江竹筠,著名红岩烈士
1944年—1946年
经党组织安排就读于
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在校时用名江志炜)
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
由江姐事迹主展厅
川大英烈事迹展厅
江姐宿舍场景复原展厅和
一个小型院落组成
陈列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珍贵档案
再现了江姐在校读书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
一环路南二段外侧
玉林
相传三国时
蜀国羽林军军营驻扎此处
羽林军被误传为“御林军”
之后“御林”又讹传为“玉林”
并流传至今
玉林街区酒吧众多,小店林立
民间音乐人、艺术家纷纷汇聚于此
夜生活丰富多彩的
成都最具烟火气、文艺范的区域
洗面桥街与一环路南四段交汇处
衣冠庙
传说关羽败亡后
刘备于其出征告别处
塑其像、置衣冠以祭
并在旁筑衣冠冢
清嘉庆《四川通志·陵墓》记载
“关帝墓在县南万里桥侧。
帝殁于吴,昭烈以衣冠招魂,葬此。”
清志记“关帝墓”在万里桥侧,民国尚存
后经考古证实与关羽无关
但衣冠庙这一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一环路南二段外侧
高升桥
清嘉庆《华阳县志》记载
高升桥俗称卷水桥,原为石桥
清光绪年间翰林院侍讲学士颜楷
曾为此桥题名
1953年,高升桥因修筑川藏公路而被拆除
只留下因桥而得名的高升桥路
一环路西一段内侧
武侯祠
古城巍巍,岁月悠悠
成都武侯祠
是全球三国迷来成都必打卡的一站
TA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
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一环路西一段浣花溪南岸
百花潭公园
百花潭公园占地约135亩
原是民国军政要员邓锡侯的别墅
1952年改为成都动物园
后改建公园,并更名为百花潭公园
园内有棵1980年
从汶川胜因寺迁来的千年古银杏
1989年,按巴金《家》描绘的场景
建成慧园,陈列大量巴金相关文物
是全国最大巴金纪念地
一环路西一段浣花溪南岸
浣花溪公园
因建于浣花溪畔而得名
公园以杜甫草堂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
以诗歌文化和城市园林景观为主题
集自然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于一体
是成都市唯一获评五星级的公园
一环路西二段外侧
青羊宫
青羊宫被誉为
“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
相传始建于周朝
道家始祖老子曾居住于此
后人在此修建“青牛观”纪念老子
唐代中期改名为“玄中观”
唐末改为“青羊宫”
宫内收藏的清代《重刊道藏辑要》经版
是全国唯一存世的道藏雕版
一环路西三段内侧
枣子巷(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
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曾居住于此
并亲手种下两排枣树
因此得名枣子巷
如今的枣子巷,已蝶变为集
医养、旅居、漫游于一体的
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
药香和咖啡香在檐角的风铃间缠绕
川派中药铺的百子柜在
灯光下透出琥珀色的光
整条街风格和谐、细节动人
仿佛一秒穿越到民国
一环路西三段内侧
永陵博物馆
永陵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是国内考古学界首次
采用现代考古方法进行发掘的皇陵
作为目前所知
唯一墓室修筑在地表之上的
中国帝王陵墓
它历经千年完好无损
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中陵墓建筑的典范
永陵棺床石刻浮雕“二十四伎乐”
也是目前所见晚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
最系统和最直观真实的
一环路北内侧
花牌坊
传说清道光年间刘氏未嫁守节
此事被地方官上奏朝廷
在成都西门建立一座
雕刻精美的石质贞节牌坊,俗称“花牌坊”
也有传说是明初状元花如春清廉惠民
朱元璋敕建纪念坊,百姓称之为“花牌坊”
牌坊抗战时被毁
地名沿用至今
一环路北二段
西北桥
1938年在此处建造了一座木桥
因位于成都西北方,被命名为西北桥
新中国成立初期
西北桥以北成立成都木材综合加工厂
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型重点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