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深圳北站中心公园的专业骑行车队已整装出发。车轮划过朝霞浸染的绿道,唤醒沉睡的城市——公路车骑行正成为深圳青年追捧的生活新风尚。20-30公里时速的骑行恰能无缝串联城市与郊野,将沿途风景化作流动画廊。
彭富强是深圳飞翔自行车俱乐部的创始人,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自行车俱乐部成为本地骑行文化最早的燎原星火。彭富强回忆道:“当年龙岗水库尘土飞扬的路上,十几人的车队已是盛况。”随着骑行俱乐部不断壮大,彭富强也从爱好者转变为经营者,2020年他在龙岗开设了第一家国际品牌的自行车店,近日又在龙华开了新店。
深圳有着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骑行。“现在带客户试车,绿道就是天然展馆。”一位品牌自行车店的工作人员称。拂晓时分,沿着滨海栈道感受海风拂面,晨曦将粼粼波光浸染成一片碎金。梧桐山的盘山绿道感受汗水蒸腾,苍翠山峦、山涧溪流在耳畔跳跃。穿梭于深圳湾公园,一侧是摩天楼宇勾勒出的现代天际线,另一侧是红树林湿地与伶仃洋的辽阔,白鹭翩跹。夕阳西下,大梅沙海滨的骑行观景台是绝佳的休憩点,落日熔金,洒满海面,让一天的疲惫尽消。无论是穿梭于城市绿肺的宁静,还是征服山岭后俯瞰全城的豪迈,抑或是滨海大道上御风而行的畅快,深圳骑行,都是一场饱览山海城交融之美的独特旅程。
据深圳一家品牌自行车店经营者介绍,目前组织的活动形式多元。除受天气影响外,每周固定安排两场:周六面向初学者的“萌新”骑行,选择附近绿道等轻松路线体验;周日则组织全天百公里的长途骑行。每周四则面向私企老板或自由职业者,在公园绿道错峰骑行,避开拥挤,享受驰骋乐趣。
据了解,伴随骑行热潮,骑行文化正衍生出丰富形态。专为女性打造的LadyBoss骑行团,吸引了大量女性爱好者加入。骑行更与多种新理念深度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4·22”无车日倡导绿色出行,世界地球日举办公益捐款骑行等。通过运动吸引广泛参与,在骑行中将多元理念传播得更远。
伴随深圳公路车骑行的火热,活动形态也演变为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卫星城市扩散的新模式。有自行车店特意选址高铁站旁,方便车友携爱车奔赴惠州、汕尾等地参加200公里挑战赛,实现产业半径的同步扩展。
爱好者以深圳为枢纽集结出发,延伸至东莞、惠州、汕尾等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间的交流与经济发展。随着深莞惠交通网络加密,高铁携带自行车政策优化,“1小时骑行生活圈”正在加速形成。
当下骑行活动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少旅行社推出以骑行为核心的高端定制团:上午挑战登顶日本富士山,晚上沉浸箱根温泉;上午体验环法巴黎-鲁贝赛道经典,夜晚漫游塞纳河品味法式大餐;晨间沐浴海南温润海风,傍晚徜徉椰林沙滩……据旅行从业人员介绍,骑行已成为旅游业的热门业态,更多特色路线正火热开发中。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