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张宏强 蒋永琳 刘小东摄影 隋翔 蒋永琳 审核 聂艳艳)8月1日,江苏扬州,千年京杭大运河正缓缓汇入长江,坐落此处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游客探寻运河文明的热门打卡地。泰安东平作为历史上的运河重镇,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占有一席之地。
踏入“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常设展厅,在多幅运河地理示意图上,“泰安”“东平”“东平湖”“戴村坝”“堽城坝”等标识清晰可见,见证着泰安、东平与京杭大运河超越时空的深厚羁绊。
泰安东平与京杭大运河结缘,始于会通河的开通。元代开凿会通河,自东平州接济州河连通南北,东平作为沿运城市迅速崛起。展板生动还原了郭守敬勘察规划、宋礼重开治理的故事。展板还特别提到,正是会通河的开通,让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行”,航程缩短千余里,而戴村坝与堽城坝的“接力”,更是破解了山东段“水源不足”的难题。
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境内的戴村坝,持续为大运河海拔最高的段落输送充足水源,保证了大运河500年的漕运畅通,被誉为“运河之心”。纵观整个博物馆展出内容,“戴村坝”是泰安篇章的最高频词。裸眼3D5G大运河展区,循环播放着“泰安戴村坝”的风景视频;“申遗之路再续华章”展区,第一幅图片便是《汶河戴村坝》。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天工慧光”展区,有一块“戴村坝主石坝”的单独展板,既有详细文字介绍,也有平面示意图。展板评价戴村坝“规模宏大,设计巧妙,‘三位一体’的独特设计展现了水坝工程规划设计的巧妙构思”。游客纷纷驻足观看,直观感受这座东平水利工程“既供水又防洪”、维系运河水运命脉的重要作用。
跨越山水千里,运河文脉相连。扬州的展厅里,泰安、东平的名字与运河的波光交织,诉说着一座城、一条河与千里之外的不解之缘,也让这段深埋在历史长河中的“泰安记忆”愈发鲜活。
悠悠古运河,通航数千载。扬州是南北漕运的枢纽和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素有“运河明珠”之称。而这座“运河百科全书”式的专题博物馆,展出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诉说着运河的兴衰变迁。游客不妨来这里沉浸式感受运河文化,同时寻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的“泰安印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