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作为连接不同地域的线性空间,其文化建设能够突破传统博物馆、纪念馆的“静态边界”,将文化符号融入日常交通场景,使人们在奔波忙碌中不致迷失文化根脉,即便在流动中也能触摸到地域的精神内核。
329国道藻溪西互通
329国道临安藻溪西互通与藻天线交汇,此路口是通往天目山的必经之地。这里,公路与山水相依,引领众人深入探寻天目山的千年文脉与生态传奇。
329国道建设指挥部以既有匝道墙为天然载体,创作了四幅简朴的浮雕墙述,既保留墙体原有质感,又以简洁手法完成艺术表达,在低成本、低消耗的前提下赋予普通墙体艺术价值,诠释了 “以简驭繁、顺势而为” 的创作理念。
四幅简朴的匝道浮雕,仿佛是被唤醒的古老画卷,在晨曦与暮霭的映照下缓缓展开。即将于9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也为这组浮雕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
浮雕墙述
A匝 大树王国主题浮雕实景图
A匝 大树王国主题浮雕设计图
大树王国主题浮雕以艺术笔触再现天目山“大树王国”的神韵。浮雕中,天目山特色古树形态各异,展现出参天巨木的风姿,它们扎根大地,枝桠交错,古朴苍劲。这些大树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天目山的生态底蕴,见证了岁月变迁,让途经公路的人们,感受“大树王国”——天目山的生态魅力与自然传承。
B匝 耕织故里主题浮雕实景图
B匝 耕织故里主题浮雕设计图
耕织故里主题浮雕的画面中,古代建筑、人物劳作场景交织,还原了古时从田间耕作到桑蚕纺织的耕织生活,呼应南宋《於潜耕织图》记录的农桑烟火,传递先辈顺应天时、勤勉劳作的生存哲学,让过路者触摸到临安耕织文化的脉络,见证这份扎根土地、关乎民生的文化遗产。
C匝 红色记忆主题浮雕实景图
C匝 红色记忆主题浮雕设计图
红色记忆主题浮雕勾勒出天目山保卫战等红色故事印记。画面中,山峦、古树呼应天目山战场环境,碑与亭承载纪念意义,象征着对革命先辈的缅怀,这些元素,串联起往昔烽火岁月,让路过的人们触摸到天目山红色历史脉络,铭记先辈为守护山河浴血奋战的壮烈,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其中,那座见证了周恩来抗日演讲的纪念亭,更是成为了天目山红色精神的重要象征。
D匝 禅源佛光主题浮雕实景图
D匝 禅源佛光主题浮雕设计图
禅源佛光主题浮雕融入佛教寺院元素,山峦环抱古寺,展现禅源寺依托天目山的清幽格局。禅源寺作为天目山佛教文化核心,历史厚重,其在唐代便是禅宗重要弘法之地,至元代更成为临济宗祖庭之一,寺内僧众日夜参禅,追求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这一佛教修行的至高境界。浮雕通过建筑、山水勾勒,传递“禅意融于自然”的意境,让途经者感受临安佛教文化对信众精神滋养、对地域文化浸润的深远价值,见证佛教文化与山水交融的独特魅力。
从浮雕墙上的墙述,到公路沿线的生态廊道,再到阡陌交通中的共富图景,临安交通用匠心诠释着“路通、景美、产业兴”的发展逻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路、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当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嘉宾乘车驶过该路口,这组浮雕墙将成为他们此次天目山之旅的精彩开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