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文图】8月2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阳。正值暑假,拥有红旗渠、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等诸多资源的安阳市迎来研学旅行高峰期。研学旅行日益红火,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再添新助力。
博物馆迎来研学旅行高峰
眼下正值暑假,大河财立方记者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看到,家庭亲子游和团队研学游络绎不绝,一个个展台前围满了中小学生,该馆也适时开辟专门空间,推出有针对性的课程和体验活动。
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培训科副科长杨小玉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暑假期间,亲子研学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4月份起,该馆就开始完善亲子研学课程,推出“刻写甲骨文送祝福”等特色活动。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于2009年,至今已接待游客约2000万人次。早在2014年,该馆就创立了社教品牌——“甲骨学堂”,研发汉字教育课程近200项。近年来,该馆构建了完整的课程链,开设研学工坊,满足团队和自由行的不同需求。
2021年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接待全国20余省(区、市)的研学团队,累计服务学生超30万人次。
去年刚建成开放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不仅长期跻身热门博物馆榜单,在研学旅游方面也表现不俗。据悉,该馆已重点打造了“商传千年铸未来”“乐游大邑商”等研学品牌,开发了50余项子课程。
“截至7月31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接待游客已达256万人次。其中,研学旅行越来越热,今年暑期到我馆研学的人数已超2.2万人次。”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告诉记者。
此外,两家博物馆积极推动研学课程“走出去”。殷墟博物馆将课程带到了上海、广东、新疆、内蒙古等地;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全国200余所学校,惠及约15万名中小学生。
安阳何以成为研学旅行“标杆城市”
在安阳,有15家省级以上教育部门认定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4家为国家级,分别是:林州红旗渠、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岳飞纪念馆。安阳市于2018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又于2023年获颁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评选的“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称号。
大河财立方记者从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获悉,该市接待研学旅行人数不断增加:2023年约为207万人次,2024年超22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安阳市接待研学旅行约16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其中,来自安阳市域外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0%。
今年以来,安阳市开展研学旅行“提质增效”行动,各研学基地(营地)新增开发课程120余门,优质的研学课程设置提升了研学旅行的热度和体验感,暑期研学旅行客流相比平时增长近2倍。同时,安阳市推出了殷商文化寻根线路、红色经典研学线路等8条精品研学线路。该市还结合文旅融合、促消费的需要,策划推出了先进智造深度体验游、食品康养产业游等以工业和消费为主题的研学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安阳市研学旅行的火热,民营研学基地(营地)异军突起,逐步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让安阳研学跳出了“博物馆+景区”的框架。比如,汤阴县小河村开展“竹子探秘之旅”研学活动;安阳县东北务村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遗迹探秘”研学活动;安阳湖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融合了当地文化和国防教育的研学活动;安阳县杜庄村结合村庄特色开展“非遗传承”研学活动等。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市已有民营研学基地(营地)30余家。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