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热浪翻滚,消费的热情也在持续升温!这个暑期,从北国冰城到南海之滨,从室内“飘雪”到沙漠“热疗”,从舌尖狂欢到沉浸式夜游,一场场颠覆传统的消费新体验正席卷全国。当文旅、科技、美食与创意碰撞,暑期经济正“热”力四射——

文旅融合:从“看风景”到“入剧情”
传统观光游已不够看,沉浸式体验才是今夏顶流!
- 上海前滩太古里联手迪士尼打造“奇趣好生活”主题季,米奇泳池派对、露天巨幕电影、隐藏式街头“彩蛋”让游客化身童话主角。
- 河北开封府景区推出全息互动剧《闸口盘车案》,观众戴上VR设备化身“宋朝判官”,与“包公”联手破案,灯光、音效与剧情交织,历史一秒“活”过来。
- 苏州文旅更玩出“跨界王炸”——与手游《王者荣耀》联动,推出“东吴少年游”主题皮肤与实景打卡点,年轻人边逛古城边解锁游戏任务,日均客流激增40%!
专家洞察: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出,今年暑期旅游从“泛观光”转向“精体验”,个性化、科技感、文化味成核心卖点。
❄️ 清凉经济:冰与火的“舌尖革命”
高温催生“冷系消费”爆火,但今年的清凉爆款竟靠“混搭”出圈!
- 北京奶皮子酸奶:老字号紫光园凭一层厚乳酪般的“奶皮子”征服游客,有人离京时手扛6罐:“口感像冰淇淋融化在舌尖!”带动酸奶类线上订单量跃居全国第一。
- 贵州冰浆:芒果+糯米+碎冰的“雪泥CP”横扫火锅店、夜市档,美团搜索量暴涨9倍!黄瓜味、刺梨味等猎奇口味成年轻人解暑新宠。
- 反季滑雪:广州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挤满穿羽绒服的游客,-6℃的“冰雪王国”里单日客流破万。去哪儿数据显示,全国室内冰雪项目预订量同比翻番,甚至带火室内冲浪、海钓等“冷门”体验。
冷知识:防晒经济同样凶猛——京东618期间,原纱防晒衣成交额增150%,“遮阳帽+口罩套装”成户外标配!

2.0:夜经济越夜越精彩,越玩越“上头”
当夜幕降临,城市才真正“醒”来!
- 沈阳浑河夜航:60元/位的夜航船一票难求,光影水幕与两岸楼宇灯光交织成“流动盛宴”,上座率碾压日间航班。岸上“浑河外滩市集”用烤冷面、冻梨汁留住游客脚步,形成“水上+岸上”消费闭环。
- 长沙小剧场:脱口秀、即兴喜剧深夜开演,“白天逛景点,晚上看小剧”成Z世代标配。有观众调侃:“笑出腹肌比健身打卡更解压!”
- 开封万岁山景区:非遗打铁花火星四溅,百名NPC提灯夜游,游客披古装闯“武侠世界”,沉浸感拉满。
政策加持:浙江延长地铁运营、上海外滩增派警力疏导、江苏优化夜间维权渠道……各地正以精细服务为夜经济“护航”。
科技赋能:AI让消费“懒”出高级感
当黑科技撞上暑期档,体验感直接开挂!
- 山顶无人机送餐:杭州百丈镇用无人机向海拔800米山顶送咖啡,10分钟直达。游客感叹:“吹着山风喝冰美式,这才是科技与自然的浪漫!”
- AI旅游管家:河南芒砀山景区靠智慧系统预判客流,动态调整演出场次、文创备货,游客手机一键规划行程:“连厕所排队时长都能查,妥妥避坑神器!”
- 智能家居“抗暑战”:新风空调销量增116%、语音操控冰箱推荐消暑食谱、AI床垫自动调节体感温度……今夏家电消费从“刚需”转向“智慧升级”。
暑期经济爆火的底层逻辑
“热”力背后,是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
- 需求侧:年轻人要“晒”更要“体验”,学生党追求“技能+社交”双重价值(如考后学车、电竞社交);家庭客群青睐“寓教于乐”(如红色剧目《平潭映象》观影量激增65%)。
- 供给侧:商家深挖“情绪价值+场景创新”——一口冰浆解的是暑气,更是新奇感;一场夜游卖的是灯光,更是逃离日常的治愈。
正如国家信息中心所言:“暑期经济彰显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经济韧性”。
这个夏天,消费不再只是“买买买”,而是一场融合感官刺激、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的全景式体验。无论是潜入-6℃的室内雪场,还是跟着无人机外送解锁山顶咖啡,抑或在千年古城变身“破案侦探”……每一种新奇体验,都在为生活注入鲜活能量。
你呢?这个暑期解锁了哪些消费新玩法? 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夏日体验清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