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
盛夏时节,西宁迎来康养旅游热潮。从黄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养中心的中藏医理疗到树蛙部落的林间惬意,从药匠台的养生药膳到遍布城乡的特色康养场景,西宁以“一县区一特色”布局,串联起生态、文化与健康,让高原康养成为西宁避暑度假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中藏医特色理疗康养
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7月30日,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房间。河南游客张先生推开窗户,北川河湿地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水鸟嬉戏、杂树生花,几位晨练的老人正在河畔打太极拳。“这里的空气真是清新。”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手机那头的家人感慨道。这是他入住黄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养中心的第三天,也是他西宁高原康养之旅的开始。
今年35岁的张先生因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饱受失眠和颈椎病的煎熬。“医生建议我调养一下,正好看到这里的介绍,就决定来试试。”他在一款旅游App上预订了一周的康养套餐。
仅入住三天,他便感受到了高原康养带来的舒适和惬意。上午是理疗时间,他体验了热熥疗法,下午则是针灸推拿。“最大的变化是睡眠。”张先生说,“以前常常失眠到半夜,现在每天晚上不到10点就有了困意,躺下没多久就能睡着,早上醒来神清气爽。”
“我们的工作人员还会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为游客进行体质辨识,进而调整饮食、教养生操,让游客舒心。”黄金海拔2200青藏高原康养中心工作人员周德珍说。
与其他侧重老年人、病人的康养中心不同,这里主要面向外地游客和本地想体验中藏医技术的人群。为什么将目标人群确定为外地游客?答案是:高原健康养护学就是充分利用高原的适度海拔、特定气候和良好生态环境,通过低氧应激和特定训练来激活和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防治某些疾病的效果。
换言之,外地游客来到西宁后,可以通过低氧环境和特定训练提高健康水平,而康养中心能从中藏医的角度帮助游客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周德珍说:“最近一个月我们这边都是满房状态,8月中旬后的房间也已经订完了。客人很多来自外地,还有不少外宾和研学团队,有的游客住了20天。”
“与自然共生”的
高原康养生活范式
夏日的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晨雾尚未散尽,高端乡村民宿“树蛙部落”的木质栈道上已传来轻响。广东游客李先生牵着孙子的手,仰头听着松树上的鸟鸣,他说:“这里的空气像被过滤过一样清新,晚上盖着薄被看星星,孙子说比城里的游乐场有意思多了。”
树蛙部落的接待中心内,工作人员正核对当日的入住信息。“7月以来,我们的生态木屋天天满客。”树蛙部落项目负责人指着窗外的森林说,“48%的森林覆盖面积造就了这里‘天然氧吧’的生态定位。很多游客早上会跟着村民去采野菜,下午在营地喝茶,晚上围着篝火跳锅庄,惬意的生活让游客彻底放松,在山水间感知生命的活力。”
这种“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正成为斜沟乡康养经济的核心。在斜沟乡,康养不仅是产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斜沟乡党委副书记冶瑛说:“我们引入南京等地先进的康养产业运营理念与经验,着力孵化和培育高品质、特色化的康养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动能。”
依托得天独厚的高原生态禀赋与厚重的人文积淀,大通县正全力探索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着力打造高原避暑康养胜地。7月,大通县全新推出的包括朔北藏族乡药匠台线路在内的6条精品康养线路,巧妙串联养生药膳、田园诗画、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为游客奉上一场别具一格的夏日康养盛宴。
这些线路以“高原药膳+秘境体验”为亮点,游客可先登临大通老爷山,在云海松涛间饱览高原奇景,感受大自然的磅礴之力。随后移步药匠台,品鉴大厨以本地天然食材、药材烹制的养生药膳——既有山野鲜趣,又得中医滋补之妙,完美契合游客对美食与健康的双重期待。
朔北藏族乡药匠台村党支部书记罗兴华介绍:“近年来,村里发展文旅产业,借助此次推出的康养线路,吸引了更多游客。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让乡村变得更有活力。”
在亲近自然中
体验康养魅力
今年,为积极响应西宁市委、市政府打造高原黄金海拔康养之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西宁市黄金海拔与生态资源优势,西宁市发布2025年康养游行动方案。
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以“放心、暖心、省心、舒心、称心、开心”行动为核心,通过“康养+医疗”,提升医疗服务保障;“康养+演艺”,打造特色文旅演出场所;“康养+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康养游消费;“康养+体育”,规范运动标准,拓展康养路径;“康养+赛事”,丰富游客康养游体验,培育康养旅游新业态。
在此基础上,西宁一批重点康养项目的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海湖新区康养中心、大通县东峡森林康养基地等10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小高陵1980康养基地完成规划设计,医药产业园(生命健康谷)一期33栋厂房封顶,刘家沟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弘大福村一期主体竣工。城市与乡村的康养场景也在同步拓展,蓝海御华内嵌式藏药浴体验中心等5个城市康养中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树蛙部落、云上群加等4个乡村生态康养基地,则让人在亲近自然中体验康养魅力。
如今,西宁构建起“一县区一特色一品牌”的高原康养产业格局,全力打造“七色”高原康养特色品牌。各区县依据自身优势差异化发展:城东区定位“蔚蓝高原·康养东城”,打造产业集群;城中区以“城中翠境·康养绿洲”为名片,推出“高原疗愈之旅”;城西区围绕“择一城康养享城西品质”,构建全季康养体系;城北区瞄准青藏高原康养先行区,重点打造黄金海拔2200康养中心;湟中区以“生态、文旅、休闲、康养、绿色”为定位,形成产业集群;大通县以“森林·中医·康养”为牵引,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湟源县以“绿色湟源·灵动丹城”为魂,铺展“静心之旅”。
这座高原古城正以独特的康养魅力,让“避暑”升级为“疗愈”,书写着高原康养的鲜活篇章。
《西海都市报》(2025年08月03日 第A3版:西宁·民生)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