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一场跨越山河、情意满满的文化美食盛宴——“浦·莎乐巴扎”在浦东新区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启幕。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不灭的是市民游客的热情,更浇不熄沪疆两地用心交融的文化诚意。
作为浦东嘉年华旅游消费季的重点活动之一,本次“第二届美韵莎车非遗文化美食节暨周浦镇第四届羊肉文化节”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与新疆莎车县联合主办,融合“文化+美食+观演+体验”的四位一体模式,以文化为引线,在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出民族团结的温度。
开幕演出在《大巴扎》的热烈舞步中拉开序幕。来自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的舞者身着艾德莱斯绸等传统服饰,旋转间尽展新疆风情;周浦演绎的《请来上海看一看》,用轻快旋律发出诚挚邀请。一曲接一曲,萨马瓦尔杂技、浦莎欢歌轮番上演,令现场观众目不暇接。
但比演出更动人的,是每一处细节中流露出的“用心”——莎车的烤全羊、烤馕、酸奶粽子空运抵沪,和周浦非遗羊肉“同台竞技”;市集中的八项非遗技艺均由当地传承人亲临展示,只为“原汁原味”地呈现新疆文化;摊位比去年翻了一倍,只因老百姓去年“没吃够”的一句话。今年的活动,如同一场约定,带着期待,也带着不变的诚意再次到来。
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龚小勇表示:“去年的活动反响非常热烈,很多居民都在问今年的‘羊肉外街’什么时候开。我们专门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供应,就是想不负这份等待和信任。”在他看来,美食只是媒介,真正想传递的,是一种交心的文化态度。“我们希望通过‘文化+’的方式,带动文体旅商融合,让文化真正融入生活、融入人心。”
其中,最受欢迎的打卡点之一是“莎车老茶馆”。木雕门楣、铜壶清茶、民族乐器,现场沉浸式氛围仿佛将游客带入西域古城。来自莎车的茶馆店主向记者介绍:“为了搭建好这个茶馆,上海的合作伙伴专程飞到莎车实地考察三天,从装饰到表演细节,事无巨细都非常认真。”他动情地说:“他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的想了解我们、尊重我们。这种合作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茶馆不仅成为打卡点,更成为文化交流的缩影。在弹唱声中,市民端起热茶,感受西域与江南的温润交织;在引磬敲击中,木鱼声声,展现千年艺韵的共鸣与融合。
文化的交融,不止于技艺的展示与食物的交换,更在于彼此真诚理解、愿意走近的态度。莎车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志良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带来了七项非遗项目,也把刀郎羊肉带来了。莎车有刀郎羊,周浦有非遗羊肉,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新疆故事,这正是以‘羊肉为媒’的文化对话。我们希望未来能与上海开展更全方位的文化产业协作。”
“我们希望通过‘文化+’的融合方式,带动文体旅商协同发展。”龚小勇表示,当前周浦正积极探索文化赋能、旅游引流、商业联动的高效机制,让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点火器”。而在“浦东嘉年华”这一大IP之下,更多精彩活动也将陆续登场。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6日。无论是沉浸式舞台演出、琳琅满目的美食市集,还是热辣互动的非遗体验,都成为沪疆文化交汇最鲜活的写照。在周浦邂逅莎车古城,是一次味觉与心灵的双重旅行,更是一次民族团结、文化共融的生动实践。
原标题:《风雨无阻,“浦·莎乐巴扎”诚意满满》
栏目主编:茅冠隽 文字编辑:杜晨薇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心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