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陕西旬邑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旬邑县发布了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奖补政策,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20.3亿元。
《旬邑县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试行)》从2025年起,旬邑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充分激发文旅市场动能和活力,加快推动旬邑县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城关街道精品民宿集群项目、紫苏全产业链项目、旬邑县文旅产业拓客引流合作项目、旬邑县全域文旅发展战略合作项目、马栏康养小镇建设项目、“十里画廊,诗意东曹”休闲康养民宿项目、太村镇绿色旅游酒店建设项目、“渭北幻境•山海旬邑”主题文旅商街项目、石门山森林康养度假区项目、职田镇蔬菜采摘观光项目等1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0.3亿元。
近年来,旬邑锚定“红色马栏、绿色旬邑”目标定位,全地域谋划、全要素聚集、全产业融合,文旅产业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的积极转变。旬邑作为咸阳文旅版图的重要一极,红色基因厚重、生态禀赋优越、古豳文化独特。
同期,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咸阳市旬邑县“清凉一夏”群众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也于7月31日晚在旬邑县体育场启幕。这场集国家级示范效应与地方文化特色于一体的盛会,以传统文脉为根、以科技创新为翼,为革命老区群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活动开篇,气势恢宏的鼓阵《豳》率先登场,铿锵鼓点中尽展古豳文化底蕴,瞬间点燃全场热情。随后,古琴独奏的清雅悠远、民族舞蹈的灵动曼妙、唢呐合奏的高亢嘹亮、歌伴舞的活力飞扬、二胡演绎的醇厚绵长及情景表演的生动鲜活……一系列深植旬邑土壤的特色文艺节目轮番亮相,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本土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当晚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无人机组成的光影矩阵。夜空中,无人机群化身流动的“文化密码”,时而勾勒出古豳大地的历史轮廓,时而幻化出旬邑非遗的经典符号,光影流转间宛如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科技的璀璨与文化的深邃交相辉映,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令在场观众沉醉其间、惊叹不已。
旬邑县委书记师虎介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奋力开创旬邑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要把文化旅游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抢抓政策机遇,抢占市场先机,深挖资源潜力,将文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要转变发展思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旅游模式从“走马观花”向“深度体验”转变,将旬邑建成西北地区集历史探究、红色研学、避暑纳凉、赛事引爆、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要坚持链群建设与产业带动同步、项目支撑与资产盘活并重、硬件升级与要素提质协同、市场开拓与品牌塑造联动,进一步补短板、扬优势,持续擦亮“红色马栏•绿色旬邑”的金字名片。要优化文旅生态,打造高效便利的发展环境、温暖友好的社会环境、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让旬邑成为一方近悦远来的“魅力之城”,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