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在冰上乐园尽享滑冰乐趣。 记者 马昭 摄
暑假以来,一场热闹的“反季冰雪热”正成为暑期消费的“流量担当”。无论是室内滑雪场里飞驰的身影,还是真冰场上旋转的少年,都让“冷资源”在盛夏撬动起“热消费”。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国室内滑雪场搜索量同比激增超200%。西安各大滑雪场不仅吸引大量本地市民“滑雪避暑”,也迎来不少外地游客“打飞的”专程打卡。
冰雪场馆成避暑“清凉绿洲”
7月31日中午,浐灞国际港热雪奇迹滑雪场外骄阳似火,走几步便汗流浃背。但穿过玻璃门进入场馆,仿佛一秒穿越至寒冬:室内恒温维持在-6℃,三条雪道白雪皑皑,滑雪爱好者身穿滑雪服、戴上头盔,在5万平方米的空间里肆意驰骋,宛如置身北国雪原。
滑雪场工作人员介绍,场馆配套设施齐全,涵盖初级道、中级道、雪上公园等多类型雪道,同时设有魔毯缆车、雪具租赁区、儿童娱雪乐园与冰雪主题餐饮区,满足从新手到专业玩家的多样需求。
21岁的长沙游客小左是一位滑雪爱好者,此次专程飞来西安滑雪。“这里的室内缆车吸引了我,雪场的中级道设计得很好,和初学者分开滑雪,互不干扰,适合我们这些爱好者。”他表示,“盛夏滑雪,是避暑最好的选择。”
9岁的关槿陌来自郑州,身穿粉色滑雪服,戴着兔耳朵头盔,连续几次滑下260米的中级道,动作娴熟,引来众人驻足。“去年孩子在这里上了五节课,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专程来西安住10天,天天练滑雪。”她的母亲说,“孩子特别喜欢,练得再累也不喊苦。”
在雪上乐园,记者看到,不少小朋友在家长或“团长”带领下体验雪地碰碰车、冰雪迷宫等项目,玩得不亦乐乎,笑声此起彼伏。
热雪奇迹项目市场负责人王晓龙表示,今年暑期以来,场馆呈现出明显的客流增长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及儿童群体。“滑雪成了暑期出游的一种新方式。”他说,根据客群数据,除了本地市民,外地游客也占不小比例。面向儿童的“三日营”等活动带动了滑雪热,通过营地课程让更多人体验到夏季玩雪的乐趣。
室内冰雪项目的走红,不仅因“清凉”属性,更得益于复合消费场景的打造。不少滑雪场已从单纯的体育场馆,升级为集休闲、培训、消费于一体的空间,“滑雪+避暑”“滑雪+研学”“滑雪+亲子”等组合玩法吸引了各年龄段人群。
冰上运动人气十足
除了滑雪场,西安各大商圈的“真冰场”也成为避暑好去处。8月1日,记者在西安市新城区的西安银基冰雪世界看到,冰湖游乐场内,孩子们戴着头盔,坐着小海豚助滑器在冰面穿梭,场馆内13℃左右的温度让人一入场就感到凉爽。
场馆内弹跳塔、旋转木马、海盗船等项目前排起长队,而在“冰川滑道”区域,孩子们身穿棉服从冰道滑下,欢呼连连。“妈妈再陪我滑一次!”来自灞桥区的小朋友陈孟涵拉着母亲不肯离开。“天气太热,我们几乎天天来。”陈孟涵的妈妈笑着说。
场馆负责人介绍,暑假以来日均客流超过1000人,周末甚至突破2000人。“我们确保安全,力求让孩子们既玩得尽兴,也玩得安心。”
西安高新区唐延路的创聚冰雪真冰场同样人气十足,8月1日下午,真冰场的冰面上活跃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也有一些成年滑冰爱好者在练习。8岁的姚若澜和妹妹姚若谷正在冰面练习花样滑冰,旋转、推滑、单腿平衡一气呵成,动作优美。“我们能在这里玩一整天,上午跟着教练学习花样滑冰,下午就在冰场滑冰,有时候教练下班了,我们还在这里玩。”姚若澜告诉记者,暑假以来,姐妹俩成了冰上运动的常客。
姚妈妈说,两年前逛商场偶然试滑后便一发不可收,“比起空调房里玩手机,滑冰更健康,也更有趣。”
创聚冰雪课程顾问张嘉乐介绍,暑期报名量同比增长超两倍。“冬奥带动了家长对冰上运动的关注,现在不少家长趁假期报班,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运动学习,另一方面也是避暑安排。”
“冷”资源释放“热”潜力
这波“反季冰雪热”,不仅带动游客和市民的流量,也在加速释放“冰雪经济”的城市活力。
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国“滑雪”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00%;西安的热雪奇迹、银基冰雪世界、际华冰雪中心、太奥广场溜冰场、民生百货滑冰场等多点齐发,形成城市“冰雪消费矩阵”,构筑起避暑经济的新支点。
在多个社交平台和电商直播间,滑雪装备、门票套餐、滑雪教学课包等产品频频登上“热榜”,不少滑雪场也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形式“云展示”场馆环境与教学特色。“这个雪道坡度适中,特别适合零基础的朋友!”“现在下单还能抢限时场票!”冰雪运动也借助线上内容种草、线下体验转化,拉近与年轻用户的距离。
据了解,全省现有冰雪相关企业240余家,年参与人数超540万,带动体育消费超50亿元。
“我们是在倡导一种夏日‘清凉生活方式’。”王晓龙说,未来,滑雪场将不仅是运动场,更是年轻家庭、城市青年、冰雪文化爱好者的聚合空间。
文/视频 本报记者 朱娜娜 实习生 王宇桁 孙玉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