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郊野公园景点入口难找遭吐槽。记者探访:
花40元请黄牛带路仍“踩坑”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了去青西郊野公园的“踩坑”经历。市民陈先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记者,7月13日下午,他和家人驱车前往公园的网红景点“水上森林”,但抵达公园附近后,耗费半个多小时才找到该景点入口,最终错过游览时间。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由于进园路线较长,园方服务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公园周边带路“黄牛”不少。
黄牛利用信息差“坑客”
青西郊野公园地处青浦区西南,规划面积20余平方公里,2016年开园。近年来历经改造升级,位于生态保育区内、2800余株池杉打造的“水上森林”在社交媒体尤为出圈。
7月29日,记者实地探访看到,练西公路沿线设置了P1至P5停车场,距离公园核心区还有3公里多。停车场入口处“文明旅游 拒绝黄牛”的标志前,2名黄牛边拦车边说:“是不是要去公园?我讲给你听,这里停车费15元,乘观光车30元,你们3个人要105元。现在我只要40元就把你们带进去,更快,也不用乘车。”对方还明确表示,可带到荷花池边,“水上森林(要走)稍微远一点”。记者支付了费用后,对方骑上电瓶车,开在车前带路。
黄牛先是拐入紫莲路,绕过游客服务中心,进入莲谢路,再拐入乡间小道,让记者在此停车。下车后,黄牛指了指大莲湖和水上森林的方向,让记者沿着田埂走,可进入环大莲湖路。“周末这条小道都会停满车。”对方从后备箱拿出二维码让记者付款后,骑车返回了停车场。
步行途中,记者看见一处公园路牌,指示大莲湖驿站、游客服务中心、乡村集市等方向,但一侧又放置了“此路不通”的标识。继续往前走,记者发现一条野径,通往环大莲湖路。而此处距离生态保育区入口还有1.7公里,且沿路的荷花池景观都被绿色栅栏隔离,观赏体验并不好。
不少市民也在网上分享了类似的“踩坑”过程。有的表示,付了40元给黄牛,从练西公路拐至一条村内道路,经莲谢路,抵达与环大莲湖路的交叉路段,还要步行2公里左右才能看到“水上森林”。陈先生回忆,因为当天抵达时间较晚,他们也是通过村口村民的招呼,被带到农家乐附近停车。“下车走了半个多小时才进入公园的核心区域。天气很热,家里老人腿脚不好,还一路暴晒,体验非常差。”他们一行在下午4时左右抵达生态保育区入口,但管理人员已不让进。
公园设计了两条观光车接驳路线,其中A线从停车场出发,途经游客服务中心、乡村集市、大莲湖驿站抵达生态保育区出入口,往返票30元一位,单程票15元,运营时间为8时30分至16时30分。这也是多数游客选择的路线。黄牛给游客带路的终点,基本在乡村集市站点周边,仅完成观光车一半的路程。
市民王女士称,公园的导览图没有清晰标注当前位置,路口的方向指示牌设置也没有具体的距离或耗时标识,这使得游客对于停车场和公园景点之间的距离没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不少游客指出,接驳站点来车频次少,时间无法保证,这都给了黄牛生存空间。
公园配套服务能提升吗
不同于城市中心的公园,上海的郊野公园往往从农业农地开发而来,承担乡野游憩休闲与生态保育的功能。由于占地面积大,景点之间距离长,对于初次游玩的游客而言,更接近于“徒步拉练”。针对游客抱怨较多的停车场距离核心景区“水上森林”过远问题,青西郊野公园的柏经理解释,郊野周边的用地多是农耕地,不能用作商业开发。因此,停车场建造位置不得不距离景区较远。又因为北门靠近生态保育区,出于保护鸟类栖息地的需要,也不能改建开发,仅供行人通行。
在这种情况下,园方相应的接驳管理、代步工具、指示标识以及应急保障配套若没有跟上,就容易滋生带路黄牛。观光车工作人员说,实际上,任何自驾车辆都不可能开到生态保育区的入口。只不过保育区16时停止入园,观光车15时就停止售票,只出不进。对晚到的自驾游客而言,确实只能在靠近公园的村内停车,这给了黄牛可乘之机。
柏经理告诉记者,当地村民了解公园周边路况,掌握进出公园的许多小路,村民为了增加收入,引导游客前往村内停车,一度也引发了许多停车纠纷。为此,园方曾在重点路口设置地桩,但遭到村民投诉。为避免游客听信黄牛,园方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派联防队进行劝导,但效果有限。此外,园方和村委曾考虑在村内建设收费停车场,利润归周边村民所有,但由于分配存在争议又搁置。
柏经理还透露,为改善观光车服务,他们已在6月开辟了从停车场直达水上森林栈道入口的路线。工作日期间开放所有道闸,让自驾游客自主选择就近停车。同时,确保在淡季期间按10分钟至15分钟观光车发车频次。高峰时期,加强对观光车沿线私家车乱停车现象的治理,提高运转效率。但从记者排摸到的情况来看,园方的这些努力并未及时让市民游客知晓,如何消除“信息差”仍是园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车佳楠 实习生 庹慕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