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西北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新疆,还有陕西的西安,甘肃的敦煌。至于宁夏,知名度较低。
这次的宁夏游,却让笔者大为惊叹。宁夏景点之多,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之丰富,绝对值得游客慢慢体验。
沙坡头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州中卫市,地处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身,是最为独特的沙漠风景区之一。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现在的沙坡头,分成两大部分:一是黄河区(大水车),一是沙漠区(天空门)。
如果时间有限,建议去黄河区,这是沙坡头景区的核心部分。

大水车
沙坡头
唐代诗人王维出使边塞,途经沙坡头,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

王维作诗处
白马拉缰,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宁夏引黄灌溉史上的里程碑,谱写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千古佳话。

沙坡头
沙坡头黄河区美景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沙漠区美景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
青铜峡景区
位于宁夏吴忠市,由贺兰山与牛首山相夹而成,全长十余里,是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素有小三峡之誉。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1.青铜峡水利枢纽
是黄河第一期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于1958年开工建设,1968年第1台机组发电。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枢纽的兴建,结束了宁夏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青铜峡
2.一百零八塔
始建于西夏时期,为喇嘛式实心塔群,是中国现存最大,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
3.黄河铁桥
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车,是宁夏第一座黄河大桥。
现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却成为宁夏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工业遗产。
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
须弥山石窟
位于宁夏固原市须弥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据专家考证,须弥山石窟造像为泥塑向石刻的过渡时期,它为云冈和龙门石窟的石刻造像奠定了基础。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1.大佛楼佛像
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据了整座山头的一半。

大佛楼佛像

大佛楼佛像
它的一只耳朵有两人高,一只眼睛有一人长。这尊大佛虽为砂崖石雕,却带给人泥塑般的温柔。

大佛楼佛像

大佛楼佛像

大佛楼佛像
2.须弥之光
所谓须弥之光,是指位于相国寺内,也就是第51窟内,七尊6米高的北周坐佛。
相国寺
相国寺
这些佛像雕刻之精美,规模之宏大,被专家赞誉为“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须弥之光
3.五百年菩提树
须弥山上有一棵黒弹树,树龄510年,当地人称其为菩提树。

菩提树

菩提树

菩提树
其实,它是一种少见的落叶乔木,如果离开了须弥山就很难存活。这株珍贵的古树,现已列入中央财政古树名木保护项目。
菩提树
知识点——中国石窟造像的形式演变
中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甘肃炳灵寺为彩塑或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以石胎彩绘为主;而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均变成石刻雕凿。须弥山石窟,正好处于泥塑向石刻过渡的阶段。
沙湖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因沙水相依而闻名遐迩,是世上少有的沙漠与湿地并存的生态奇观。

沙湖

沙湖
沙湖
因当天游览时大风,无法乘船登上沙漠,只去了天鹅岛。
天鹅岛
天鹅岛
天鹅岛


天鹅岛

天鹅岛

天鹅岛

天鹅岛
贺兰山岩画
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年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岩画之一。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口
贺兰山岩画,分布范围达200多公里,共2.7万余幅,数量之多,世界罕见。
贺兰山
昆仑山脉的余脉,位于宁夏与内蒙交界处。主峰俄博疙瘩,海拔3556米。
贺兰山峰青白斑杂,远望如驳马,意为杂色的马。突厥语称驳马为曷拉,贺兰即为曷拉的汉语译音,贺兰山由此得名。

贺兰山

贺兰山

贺兰山
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兰山有一名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尽管岳飞没有真正来过贺兰山,但词里的贺兰山实际上是边关要地的代名词。
在以刀枪剑戟、骏马长车为武器的古代,纵延数百里且险峻挺拔的贺兰山的确不失为一道天然屏障,历来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
1.太阳神岩画
太阳神

太阳神岩画
太阳神岩画
太阳神岩画,位于距地面20米高的垂直岩壁上,太阳神头部放射性光芒的数字排列为24、12、6,与中国的24节气和太阳历有关。
2.双羊出圈图

双羊出圈图
岩画的珍贵在于,这是整片山谷目前发现的唯一人类建筑——羊圈。牲畜有了固定居所,证明人类在此安家。
3.猴头像

猴头像

猴头像
这幅人面像形似猴头,再看其上山体,形如五指,仿佛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4.女人花岩画

女人花

女人花
女人花
由13个花瓣围成的“女人花”高高在上,戴着羽毛头饰的蓄须男子在她下面,说明这是母系社会的文化遗存。
5.西夏文题刻区与人像区

西夏文题刻与人像区
西夏文题刻与人像区
靠近景区出口,出现西夏文字与纪年题刻,如大德五年。
其他岩画
动物岩画
鹿岩画
人骑动物岩画
坑穴与虎

动物群岩画

虎食羊岩画

人像岩画
这次在贺兰山岩画区,还有幸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
岩羊

岩羊
西夏王陵
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是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遗存。

西夏王陵
王陵既吸收了汉陵之所长,又加入了佛教特色,构成中国陵园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整个西夏王陵中规模最大的是三号陵,也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墓,号称泰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陵墓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三号陵
水洞沟遗址
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1923年由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主导的联合考古队在此进行发掘。

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遗址
出土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成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遗址
1.张三小店

张三小店
水洞沟遗址发掘者贾兰坡撰写的回忆文章《我所认识的古生物学大师——德日进》中写道:
水洞沟是荒漠地带,但这里却有个小店,名叫张三小店。小店至多只能住四五个人,也不卖饭,客人自带粮米代为烧饭。当年,德日进和桑志华住在张三小店,发现了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遗址
2.藏兵洞
藏兵洞,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是中国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藏兵洞。

藏兵洞
3.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
自从1923年水洞沟遗址发掘后,中国逐步发掘出更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将人类活动历史推至170万年前。
周口店遗址
1927年开始发掘:北京人距今70万年,新洞人距今20万年,田园洞人距今4万年,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
元谋猿人遗址
1965年开始发掘,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黄沙古渡
位于宁夏银川黄河东岸的横城,毛乌素沙漠边缘,是明清时期的黄河渡口。

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由于横城有地名黄沙嘴,明代又把横城渡口称为黄沙古渡。

黄沙嘴

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相传,秦朝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汉朝昭君出塞和亲,清朝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皆由此西进。

蒙恬北击匈奴
1.月牙湖
昭君和亲,就在此渡口渡河,西去塞外。此一去,再无回还。回望长安,眼泪无声滴落,最终化作一汪湖水,状如新月,故称之为月牙湖。

月牙湖
2.康熙题诗

康熙像

康熙亲征葛尔丹

康熙亲征葛尔丹

康熙亲征葛尔丹
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在此题诗《横城堡渡黄河》。
全诗通过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的意象,描绘了黄河宁夏段的平静风貌,赞颂了当地分渠引水、化害为利的治河智慧。

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3.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黄沙古渡博物馆
4.毛乌素沙漠区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区
毛乌素沙漠区

毛乌素沙漠区

毛乌素沙漠区

毛乌素沙漠区
毛乌素沙漠区
拜寺口双塔
位于银川市贺兰县拜寺口,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佛塔。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
作为西夏皇家寺院遗址,双塔天宫内收藏的西夏文佛经、木活字印刷品等珍贵文物,是研究西夏文化的重要史料。
银川鼓楼
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砖石结构。台基始建于清,直到民国六年才接续重建,现为银川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银川鼓楼
玉皇阁
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年毁于地震,乾隆五年重建,是银川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高层楼阁。

玉皇阁
~全文毕~
既然已经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写的还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自拍,禁止搬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