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邻,比之镇沅、新平、红河、江城、绿春、普洱不同,墨江老几辈人对这条雄踞“盐茶马道”北大门的元江直隶州(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一个咪哩村李和才的盐枭骡马大队,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红河源于巍山县北面哀牢山山脉的起始段龙虎山,上游称“礼社江”,滇中“元江”,进入红河州红河县境内称“红河”,流经滇省大理、楚雄、玉溪、红河四个州市17个县(市)和越南北部12个省,全长1280公里,是唯一发源于云南境内的一条国际河流和重要跨境水系。
元江第一座大桥普济铁索桥: 1902年由官商民三方出资、出劳修建;1950年1月21日,国民党第八军170师溃败逃过元江时,师长孙进贤命令炸毁。如今,右岸只留下用于固定桥的凹槽以及左岸石墩,以及守桥房屋的残墙断壁。
元江钢绳斜拉吊桥:1957年,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元江江面新建起一座水泥桥墩的钢索吊桥。沿途标志(含江面切风):
昆洛公路从甘庄坝连续弯道,下完10余公里3.8% 8%的长大坡之后,直抵元江吊桥,再绕过巨大的混凝土钢绳锚桩,右转,进入单行线桥面(大桥到元江县城8公里)。
元江钢索斜拉吊桥: 1957年7月通车,桥面不能会车,只能单向通行,来往车辆需等候,单向过桥。
元江钢筋混凝土大桥: 1969年9月,在昆洛公路(G213)元江江面上建起了第一座钢混大桥,设计按50年一遇洪峰标准度汛。这座钢混大桥的修建,加快了元江农业、水电、制糖等产业的经济发展,服务行业的客货运输也更加繁忙。
丰水期,元江流域的径流占年径流量的65%—77%,最大径流月出现在7、8月;枯水期,为11月至来年5月冬春旱季。(图照:2001年6月2日上游支流提前涨水、过洪)。
昆洛公路边- 1958年,大跃进时期元江县红河农场种植的多个甘蔗品种,其中有“台糖”“印度”等。
昆洛公路边 - 1978年的元江县城,三层楼公路边一辆老“解放”
昆洛公路边 - 1957年,元江县滑石板电站
1979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正式挂牌成立。(待续《墨江-英雄》)。 (彭桓/2020/疫情蜗居之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