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
野生菌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
特有美食。
在保山市昌宁县,
捡菌子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不少外地游客把捡菌子列为
必玩行程。
今天,
带大家一起加入捡菌大军,
去体验一把捡菌子的乐趣。
昌宁县是云南野生菌的重要产区之一,每年有4500吨野生菌从这销往全国各地。早上九点,记者来到了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村,这里有一个300多亩的野生菌采摘体验园。这次,我们还特意邀请一位当地菌农朋友来做向导。
记者:“等会儿我们就是在这片林地里去采菌子吗?”
菌农 赵婷:“没有,到我们自己家的山林里面去采,我们这边都是自己采自己家的。这一片山林都是我们家的,这两天下了雨,很多小菌子都冒出头了,我们应该能找到。”
记者:“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
游客:“昆明。”
记者:“为什么会专程来到这体验捡菌子呢?”
游客:“觉得捡菌子比吃菌子快乐多了,而且在网上看了很多捡菌子的视频,超级诱人,很多朋友给我们推荐说,昌宁的四角田可以实现菌子自由,希望我们都能满载而归。”
没过一会儿,就有了惊喜发现!
菌农 赵婷:“你们看这里有一朵,松针下面,轻轻地把松针扒开来。”
记者:“这是什么菌?”
菌农 赵婷:“这是粉菌,又叫白牛肝,你们摘它的时候要拍拍它,拍了以后它的孢子粉会落在地下,以后还会长。”
记者:“哇!快看!我发现了一大朵干巴菌,并且这一片都是,真的很香,不敢想像拿它来炒饭到底有多好吃。”
捡菌、备菜、做菜……经过一个上午的采摘和等待,一桌子美味上齐了!
游客:“这应该算是云南雨季的最高配置了吧!”
游客:“反正这道干巴菌炒土豆丝我盯它很久了。”
记者:“这个舂菌子看着也好香,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游客:“大红菌煮鸡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先喝一口鸡汤。”
记者:“这一桌菌子宴真的是太美味了,干巴菌炒饭每一颗饭粒都裹着菌子的香味。
游客:“青椒炒粉菌我可以吃一万次。”
游客:“我特别喜欢香蕈蒸蛋,它也有一种独特的香。”
这些其貌不扬的可食用野生菌,在作家汪曾祺的笔下是“人间至味”;在游客口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但在靠山吃山的本地人眼里,菌旅融合是一条新的致富路。
昌宁县田园镇副镇长 王文海:“我们以‘两山’理论为指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构建了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了野生菌的附加值。目前,年产量超过400吨,产值超过3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产值突破2500万元。”
从山地到餐桌,小小的野生菌经历了采、收、制、售、运等环节,串起了一个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的大产业,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什么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呢?也许夏日寻菌之旅就是最贴切的答案之一!
记者:保山融媒 刘倩倩 李姗姗 段晓晖 杨镕滔
编辑:许婕羽
责编:施凌清 王云
主编:赵琨
终审:狄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