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浪河暮色
胡军
大暑之日,暮色深浓,天山南麓的白水之城正披上黄昏的锦袍。风缓缓吹过,东南天际疏云如絮,西边则云散天开,天空澄澈得如新洗的蓝玉。日头终于坠了下去,却留下泥金般的回光,映得天山相接处一片玫瑰色,温存而妩媚。
多浪河旁,孩子们被这奇异的晚霞吸引,纷纷奔到河边。他们有的扑入水中,溅起清凉水花;有的蹲在浅滩,专注搜寻着鱼踪;亦有弯下腰的孩子,在鹅卵石间捡拾着暗青色的小河螺,装进小瓶罐里,也装进童年温润的记忆。
渐渐地,暮色如墨一般自天边缓缓洇染而来。葱茏的大树,轮廓渐次隐没,竟化作了一行巨大而沉默的黑影,悄然凝立于海蓝色的穹苍之下。树影投在河水上,仿佛一群远古的巨人,以无言之姿,将脚下平静的河水缓缓吞咽进自己的黑暗。暑气刹那间消散了,恰似被无形之手轻轻拂去,余下的唯有爽意弥漫周身,凉风自水面而来,漫过河岸,拂过面颊,也沁透衣衫,直入肺腑深处。
我沿着多浪河徐行,步履踏着清凉的节拍。河水微微泛光,如暗夜中一条静静呼吸的绸带,流向远方不可知的幽暗。眼前孩童们喧闹的嬉戏声,竟像隔着岁月的水帘传来,渐渐遥远了。唯有岸树巨人般的身影,仍伴着河水,与永恒的山峦一同沉默伫立。
就在此刻,我轻触耳廓,骨传导耳机里流淌出早已选好的乐声——是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一段慢板。那沉静而深邃的旋律,并非从外界传来,而是如同自颅内深处、骨骼缝隙间自然生发、共鸣、弥散。它不侵扰这暮色的宁静,反而奇妙地融入了其中。琴弦的每一次震颤,都仿佛与脚下流水的节奏、与晚风拂过树叶的簌簌、甚至与远处孩子们隐约的笑语产生了共鸣。这乐声不是背景,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感知,它滤掉了尘嚣,只留下纯粹的音律,与眼前的景致、身体的凉意、心头的澄澈交织在一起,织成一张无形的、温柔的网,将我轻轻包裹。
流水在听,那低沉的旋律似乎正沿着河床流淌;暮色在听,乐声为渐深的蓝调添了一丝暖金的回响;连那排岸树的巨人黑影,仿佛也在这无声的韵律中微微颔首。科技带来的私密声响,此刻却成了沟通内外的奇妙桥梁,让个人的思绪更深入地沉入这天地大美之中。
暮色终归四合,凉意如水般浸透了身体,也浸透了心灵。万物在黄昏的奇景里都洗褪了白昼的喧嚣,被浓淡相宜的暮色重新塑形,又还原为沉静本质:树影沉入河水,河水映着山影,而孩子们的笑闹,则融入了河畔亘古的晚风。耳机里循环的乐声,如同一条清澈的暗流,与多浪河的水声应和,在骨骼与心灵深处,汇成一片更辽远的宁静。
大暑的黄昏收尽了浮热,我们行过尘世,原来所求不过片刻清凉——当那凉意终于沁入肺腑,当那适宜的乐声在骨血间低语,刹那间便明白,纵有千年灼热,心亦可如天山雪水,澄澈如初,自有清音相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