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太行山、漳河畔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一个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普通山村,一个新时代生机无限的中国山村。你有逶迤太行的气势,你有所向披靡的风采;你有一览众山小的胸臆,你有风情万种的韵致。
在太行山脉的褶皱深处,有一片土地曾激荡起民族抗争的最强音。山西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古朴村落,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八路军前方总部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不仅见证了无数战略决策的诞生,更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屈的精神印记。
从黄崖洞出来,一路向左权县麻田镇前行。一路之上山连着山,水绕着水,太行山八百里画廊呈现出独特的风韵。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县。
麻田古镇,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太行山村。晋冀相邻,温柔多情,清秀俊朗。一如我们伟大慈祥的母亲,张开她多情温暖的臂膀,迎接我们的到来,就像迎接当年八路军战士那样热情。遥想当年,在那已逝的峥嵘不凡岁月里,在那红旗与枪弹共舞的血火年代。麻田村,树立起中国山村的一面旗帜。吹响中国革命号角,迎接黎明那轮红日。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坐落在距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南45公里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南部。八路军总部旧址坐北朝南,一进四合式院落,砖木结构瓦房30余间,总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平方米。素有太行山上“小江南”和“小延安”的美誉。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华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党、政、军首脑机关曾在此驻扎。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杨尚昆、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生活达五年之久,他们在此书写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篇章。
走进一座座古朴典雅,简陋干净的农家小院,彷佛回到八十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对日军残酷的 “三光政策” 和经济封锁,总部带领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麻田的梯田里,战士们与百姓一同垦荒播种;窑洞内,纺车声与作战会议的讨论声交织。军民合力修建水渠、改良农具,硬是在贫瘠的山地开辟出“自给自足”的新天地,书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奇篇章。
今天的麻田,民风淳朴,生活富裕。八路军总部旧址,青砖灰瓦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司令部旧址、政治部旧址、北方局旧址等建筑,如同一座座历史的无声诉说者。墙上斑驳的弹痕,是战争留下的印记;展柜中锈迹斑斑的武器、泛黄的作战地图、布满补丁的军装,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纪念着那些用笔墨和生命传播真理的新闻战士;左权将军纪念亭中,后人敬献的鲜花常年不败,寄托着无尽的追思。
红色的麻田,光辉的榜样。在这里可以心怀虔诚,寻访当年抗日将士的足迹。正义传千古,廉洁美名扬,小米饭南瓜汤养育英雄成长,刘邓首长生活俭朴,一件衣服数块补丁。将士英勇冲锋,官兵同仇敌忾,敌人寸步难行。八路军将帅与英雄的战士们依靠群众,发展群众;扎根太行,抗击日寇;一步步发展壮大,百万雄师出太行。
红色的麻田,革命的摇篮。小米催生忠贞,野菜酿就勇敢。红旗红高梁,红马红缨枪,镰刀斧头把旧社会埋葬,根据地盛开理想之花,一路攀登,步步向前,前途光明灿烂,终于迎来了天安门城楼上历史巨人的呐喊。
走进红色小镇——麻田,重温红色记忆。聆听一段《保卫黄河》,情绪激昂,壮怀激烈;观看一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增加无限的勇气,令人血脉偾张。一曲唢呐演奏,如怨如诉,如歌如泣,似乎又回到当年烽火交加的峥嵘岁月。
清漳河畔忆抗战,太行峰峦颂英魂。麻田不仅是历史的坐标,更是精神的灯塔。这里孕育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太行山深处的麻田,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崇高坚强,磊落正大、宽厚善良,哺育了中国革命,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你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行走太行大地,走进诗意麻田,欣赏壮美山川,感悟火红岁月,增加奋进力量。再出发,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再出发,我们的使命是书写时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