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医药+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比较热,今天整理盘点了中医药+文旅的8类融合类型,仅供大家参考。
1.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
可以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旅游景区,结合中医文化的历史遗产和现代疗养需求,设计出专门的养生小镇或健康文化村,使游客能够在游览的同时,体验中医药的治疗和养生方式。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主题景区不仅提供传统的中医疗法,还可以与现代化的疗养设施、温泉、自然疗愈等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健康旅游目的地。
v案例:2017年,湖北省蕲春县跻身全国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蕲春县的五斗地村已建起数千亩蕲艾基地,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和学生前来打卡。
简评:这类项目较大,非一个企业能力之所及,可以结合当地优势,政企联合。当然这类项目因为较大,存在很大的运营压力,决定成败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运营管理团队,所以这类融合要慎重。
2.中医药养生与体验式旅游结合
通过建立健康体验馆、疗养中心和健康度假村,将中医药的养生理念融入到游客的度假体验中。游客不仅能享受传统的中医疗法,还能参与到个性化的养生项目中,如针灸、推拿、草药沐浴等,让养生成为一种休闲享受。此外,通过举办相关的养生讲座、健康体验活动等,也能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提升其对养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案例:云南省的茶马古道打造了中药材识别与采摘、传统制药工艺体验、中医养生讲座与义诊、药膳品尝与制作等互动体验活动,使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开发了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商品,如中药香囊、药茶、药皂、民族医药工艺品等。
简评:作为景区体验项目嫁接,这种是可以的,但一般机构也会估量投入产出成本,单纯输出服务不如输出产品,因为产品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复购。这种模式关键是收入闭环设计,对于品牌连锁机构或者产品能力强的中医馆比较适用,当然对于人流量较大的景区,医馆也可以尝试分成形式。
3.中医药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
将中医药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等文化元素融合。通过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养生饮食、健康茶饮和传统草药美食,让游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中医药的独特疗效。
案例:陕西省镇坪县拥有种类繁多的道地药材,也衍生出独具特色的药乡文化,发展出特色的药膳文化、养生长寿文化。
简评:这个单独其实较难成气候,变成一道街,就有集群效应。
4.中医药文化节庆与市集活动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社交媒体,打破时空限制,将中医药文化推向更广泛的年轻人群体。线上平台可以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养生课程、虚拟中医药体验等内容,线下则通过中医药文化节、健康旅游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参与,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养生生态系统。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可以让传统中医药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中医药的世界。
案例:2024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暨第十七届磐安中药材博览会上,中医药大健康营养产品展示展销、磐安小吃养生美食市集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消费者,日均客流量达2万人以上,展示展销交易额近千万元。
简评:下沉到基层市场,可以多开发中医药研学活动。
5.中医药主题旅游线路开发
设计串联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材种植基地、历史遗迹(如医圣祠、药王庙)的旅游路线。例如,山西将凤凰山旅游区与广誉远结合,浙江磐安县推出“江南药镇”主题线路。
案例:广西玉林通过建设香料科普馆、沉香博物馆、产品体验馆,以及打造香料特色文化街区、推出“香文化”旅游专线、研发特色文旅产品、建设特色康养中心等举措,加快推进“药、食、疗、美、旅”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塑造好玉林的“药文化”和“香文化”。
简评:涉及旅游线路,需要协调、整合、特色打造多项举措。
6.中医药教育研学与互动体验
可以打造中医药研学旅行基地、健康教育基地,开展课程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常见中药材的识别与应用、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等。通过实物展示和辨识,讲解常见药材的功效及应用,邀请专业中医师进行简单的脉诊体验,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医的独特诊断方式。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游客的动手能力和实际体验,例如药材采集与制作、中医养生体验、药材的采集与观察、制作中药茶饮等。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和环绕音响系统再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导人们根据节气变化调整生活习惯。
案例:东阿阿胶依托阿胶及“阿胶+”等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搭建了以东阿阿胶城、中国阿胶博物馆、中国毛驴博物馆、阿胶世界体验工厂等“四园四馆”为主体的旅游架构,着力打造集中医药顾客开创、文创研发、商务游学、学生研学、数字营销等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特色旅游新模式。
7.中医药文创产品与特色商品
日常用品如中药香薰、养生茶饮、药枕等日常用品,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文化礼品包括中医药主题书签、团扇等文化礼品,兼具纪念价值和实用性等。
案例:本草集之华佗邮票手帐,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集邮总公司联袂出品,结合了《本草图谱》等珍贵古籍和邮票收藏价值;事事如意艾草锤,结合了艾草的药用价值和传统手工艺,具有实用性和文化内涵。
8.科技赋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
AI体质检测与中医诊疗结合(如“赛博中医”),可以采用VR/AR技术创建中医药数字博物馆或游戏,吸引年轻群体。通过互动功能增强受众的参与感。通过在线问答平台,AIGC可以实时回答受众的问题,这种互动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增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
案例:敦煌医学数据库与《敦煌医学大辞典》的数字化开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