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们驾驶途昂Pro,完成了一次稍微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越野穿越:翻“死人山”楚拉山垭口,穿“云端沼泽”麦地卡湿地。
楚拉山垭口:海拔约5376m,是人类自驾车能到达最高点之一的垭口。
麦地卡湿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平均海拔4900m。
前期,Bug叠满:五一楚拉山突降暴雪直接封山,垭口积雪厚60cm起;对途昂Pro双离合高海拔攀爬有担忧;卡在伙伴接连高强度高原工作;环塔开赛在即……
所以,出发前一夜,我还少有地期待改期拍摄。
可,如果真改了,那也就不是《越玩越野》了。
最终,楚拉山厚厚的积雪还是迫使我们下撤了,但夜探了新越野路线——翻嘎娘日垭口,惊险转战;穿麦地卡湿地时大雪纷飞,苍凉而寂寥、孤清而壮阔,途昂 Pro在高海拔的表现却意外给力。
无论是越玩越野团队,还是这辆本身是城市SUV属性的途昂 Pro,都又一次诠释了越玩越野是一种精神。
前奏:大胆的构想
这趟行程,是肖晗在3月中旬的构想:开非硬派越野的途昂 Pro挑战楚拉山垭口。
楚拉山垭口海拔约5376m,是1951年十八军进藏路上伤亡惨重的“鬼门关”,承载着红色记忆,后因太艰险异常被弃用多年。
核心穿越路段约30公里,海拔会从3600m急速攀升至5300m+,集悬崖、水毁、碎石、炮弹坑于一身,对硬派越野车来说,亦是挑战。
我曾数次穿越,深知其险。
且途昂Pro并非硬派越野,我质疑能行吗?
但共事多年,我也深知肖晗常有看似天马行空,却又绝非不切实际的创意策划。
他试驾过新车,笃定“可行”。
那,就干吧!
出发:波折不断
4月下旬:确定执行。跟当地朋友打听,说最近天晴,雪有望很快化完。
五一:楚拉山突降暴雪!随后刚好有朋友去探路,反馈说雪厚60cm起,是上层硬冻壳下层粉雪的“千层雪”结构,车会四轮腾空翻车,无法通行。此时,距计划穿越仅剩10天。
5月11日:先行的小邓飞成都取车,而后换了AT胎,结果没出院门就扎胎了,又因AT胎型号较为特殊,一番周折后在深夜修补完成,所幸未耽误次日出发。
5月12日:小邓开着途昂 Pro赴林芝,这也是他自己首次单人自驾G318之旅。结果刚进川西,又遇小波折……
因此,在北京的我们夜议线路时,我忧:“要不改期?”
“越玩越野干的这些活儿,哪个没有困难重重?”
我一想,也是。
就单去年雨季的两次穿越活动,出发前我都有担忧:雨季穿阿尔金绝非窗口期,担心路都是泥浆要陷车大战,备了许多长筒胶靴却未用上,反而是看到了阿尔金最美时节的风景;翻楚拉山+反穿康藏古道勘路,遇到当地人称二十年罕见的大雨,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险而重,但过程虽兵荒马乱,最终也顺利完成,且雨后的峡谷山巅,美极了。现在想来,是骄傲有成就感的经历。


5月13日:我飞抵拉萨,取工作车,采购物资。
5月14日:我走林拉高速去往林芝。
这条高速不收费,路况很好,但是因为海拔高、山路多、天气较为恶劣,也跑不快。
而我因为忽略了往林芝方向近300公里无加油站的情况,油箱见底那一刻惊险抵达工布江达服务区。在这之前在工布江达地区海拔最高那一段山路上,我还遭遇了超大的雨夹雪,心中忧虑再添一份。
5月15日:几路人马汇合林芝。小邓反馈途昂 Pro在G318一路的表现,打消了我们对它双离合在高原爬坡的疑虑;楚拉山垭口附近近日无降雪,决定次日照计划出发。
挑战楚拉山,天险“折戟”
5月中旬的林芝虽说是刚进入雨季,但一路冷雨不断,林芝气温比拉萨低很多。
从林芝出发沿尼洋河走高速至太昭村,约150km,路况很好。
这里的太昭古城曾是唐蕃古道重要驿站,茶马古道遗迹犹存,繁华不再。
从太昭村沿娘曲穿峡谷森林走约30km,抵达楚拉山下道点,这段路路况略烂。
在西藏,河流有一个命名规则:大江为“ 藏布”,小河为“ 曲”。
中午在娘蒲乡午餐,可能因为这里没什么游客,物价不高,口味不错。
期间天气放晴,航拍引藏族小朋友好奇围观。
从下道点走约5km满是搓板碎石、炮弹坑的临崖山路后,会看到一座有点小的碉楼——那便是林芝与那曲的分界点。
其后踏入核心的30公里穿越路:是险、窄、烂,崎岖蜿蜒的悬崖路,也是重度水毁路、碎石搓板路、炮弹坑接连不断……且海拔会迅速从约3600m一路攀升至5300m+,对人和车都是极大的考验。
此路曾为明清入藏官道,也是1951年十八军的进藏线,但因为海拔太高,路太险,早已废弃如无人区。
不过今年的路况较去年有明显改善,4000m以下有村子的地方都是保通路,有路政修路。
入那曲境内雨转雨夹雪,穿越核心路段天还放晴了,引得我们兴奋讨论“或能成功穿越”。
结果:高兴得太早。
到达海拔5200m时,忽然乌云蔽日,突降大雪,能见度骤降。徒步探路发现积雪深厚难通行。
权衡风险后,果断选择下撤。
夜探嘎娘日,惊险转进
下撤先至通果村,在这里用手机导航搜索去嘉黎,会得到一条需绕墨竹工卡县的路,约460km/7.5h。
但其实另有一越野线,翻过海拔约5066m嘎娘日垭口,路线就会缩短到不过百余公里,难度是“低配版”楚拉山。
朋友不久前曾勘此路,特别提醒“虽不及楚拉山险,但仍有难度,很折腾”,并建议走常规路,因为要走它肯定是夜里,夜穿难度自动增加。
但,走大路,那多无趣啊!
没有犹豫,选择去嘎娘日。
在工布江达县通果村有个岔路口,南北向,从通果村右侧走是去楚拉山的路,向左侧走是去嘎娘日的路。
去嘎娘日方向,基本是沿娘曲行,导航止于垭口,后面的路需循轨迹或者在卫星图上寻路。核心难点在垭口,是附近类似楚拉山的烂路。
不过有楚拉山在前,嘎娘日“心理难度”自动降低,但夜穿仍极尽惊险刺激。岔路多,没信号,一不小心走错路就要绕好久。
在海拔5000m处遭遇冰河雪路,这里极易陷车,好在虽惊险却顺利通过。途昂 Pro 4MOTION四驱系统(越野模式下后轮动力分配积极),让脱困变得容易。
过垭口后,有一段堪比麦地卡的隐藏炮弹坑路,极颠簸,再好的减震在这里都会失效,不过相对硬派越野车来说,途昂Pro舒适度的确好很多。DCC自适应悬架,有点料,连续烂泥坑,减震无衰减。且当日超10小时在4500m+高负荷工况下(烂路+高海拔),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表现很不错,夜穿爬坡也没压力,起压快,动力衰减小。涡轮增压器温度波动不大,双离合变速箱和电气系统工作稳定。至此,出发前对双离合的忧虑,烟消云散。
其后,到达夏玛村,就见到柏油路了。
凌晨1点多,雨夹雪中抵嘉黎县。
图中白色帐篷是当地挖虫草的,在海拔约5000m的地方遇见。
麦地卡湿地,颠簸的“云端沼泽”
麦地卡,藏语意为“像马蹄印的地方”。湿地如被马蹄踏出的水洼一个接一个,平缓起伏的山丘,零星分散的浅滩,星罗棋布的湖泊,支支叉叉的河流错落其间,密密麻麻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坑坑。
曾为顶级越野线,行驶如跌撞入沼泽陷阱,颠簸难行,全程海拔5000m+。
磨人,磨车。
好在,祖国基建强大,麦地卡部分区域也修了路……
5月17日,从嘉黎赴麦地卡乡,100多公里的路,海拔高雪未化,还一路飘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我简直都要犯雪盲症了。
嘉黎麦地卡乡到比如良曲乡是麦地卡南北线,曾是顶级难度的穿越线路,但前几年修了柏油路,已通车了好几年。如今东西线也已部分修了路,顶级难度的路段如今只剩下东西线彭错附近的几十公里了。
不过因为麦地卡地质特殊,新路已破败不堪:炮弹坑连绵、碎石易伤胎,再加上海拔5000m+,还是有点挑战,且岔路多易迷路。
途昂 Pro在这里的表现出乎意料的优秀,但我们迷路了,AT胎也扎了……
高海拔换胎,太要命,因为扎胎地方离县城不远,撑到城里才去换了,有惊无险。
湿地中6000m高山因基底海拔高显平坦,天地辽阔。
出湿地后,会有一段很长的峡谷路,路窄,泥泞,多炮弹坑。
遇到挖虫草的大部队。
藏区有一个特殊的假期叫“虫草假”,每年五月前后,大约45天。挖虫草是不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部分。
挖虫草临时搭建的帐篷。
比如的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平均海拔4500m以上的高山草甸之上,特殊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素有“藏北江南虫草之乡”的美誉,不过我们不懂虫草,并没有拉动一下消费……
5月18日,从比如去往拉萨。此行穿越,不完美的圆满结束。
写在最后
这条线如果反向走,且是从昌都出发,那就可选康藏古道线:昌都-穿越路-类乌齐-孜珠寺-丁青-边坝金岭乡-萨普神山-白嘎乡-比如羊秀乡-麦地卡湿地-嘉黎-楚拉山-工布江达-林芝/拉萨。
6月下旬开始进入风景绝佳的时节,原始森林、村落、瀑布、高山、峡谷、河流、湿地……景观层次丰富,既秀丽又壮美。
不过请谨记:
基建大国,越野路说没就没了,且穿且珍惜(为发展要修路)。
越野有风险,穿越需谨慎。
尊重大自然,心怀敬畏,爱护环境。
除了脚印和车辙,什么也别留下。
最后,关于车辆性能试驾报告,请翻看账号视频内容。
编辑|燕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