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时机。在西双版纳,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亲子研学活动正在上演,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在寓教于乐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走进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景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们正在开展关于菌子的研学活动,专业研学老师为参与者详细讲解了菌子从孢子到子实体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菌丝的发育、菌子各部位的名称以及不同菌子的生长方式。
法国小朋友 李承哲:“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可以让我们学到菌子有什么种类,知道哪个有毒、哪个没毒、哪个可以吃、哪个不能吃。”
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观察形态各异的菌子,认识鸡枞、牛肝菌等常见野生菌。活动特别打造的"菌子蘑力方舱"是本次研学的一大亮点,这一现代化菌类培育展示区通过科技手段模拟菌子生长的自然环境,让参与者直观地见证菌种从孢子到子实体的奇妙“变形记”。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在培养基中交织成网,最终形成可供食用的菌子。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菌子生长的神奇,也让参与者感受到科技在菌类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景区工作人员 罗茜:“小朋友通过参加菌子研学项目和科学实践,能够准确地认识到一些菌子的种类,了解菌子的生长特点,感受科技在菌子培育种植中展现的能力。”
在实践中学习,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对自然的好奇心。通过手工制作菌包,将科学“点废成菌”融入“废物识别科学转化生态价值量化”,实现全链条菌菇研学教育,让学员在培育菌菇过程中深度理解小小菌子的神奇“蘑力”。
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一场别具特色的非遗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孩子们学习编织傣族达撩,体验傣族传统手工艺的精妙。通过学习傣文的基础知识,孩子们感受到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傣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家长 余女士:“孩子慢慢地知道了中国有很多个民族,这是孩子第一个近距离接触的少数民族。”
在这个暑假,西双版纳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乐趣的研学课堂。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西双版纳融媒 记者:杨若洋 刘洁 李柏霖
编辑:胡茜 实习:柳春怡
一审:董燕萍 王锐
二审:闭超
三审:梁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