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三元塔
德庆,依江而立,犹如西江臂弯中的一颗温润明珠,历经岁月打磨,在粼粼波光中流转千年风华。
青山抱村,渔舟唱晚,千万年的江水滋养下,龙母文化在此生根,“崇德向善” 的信念更是深植于这片土地。
△悦城龙母祖庙
德庆学宫以 “四柱不顶” 的奇巧架构,托举起千年儒家智慧。“仁、义、礼、智、信”的千年哲思,如盘根错节的古榕,深深扎根于德庆人对知识的顶礼、对文化的传承。
△德庆学宫
当目光从古老的城墙与庙宇移开,德庆的现代烟火气息扑面而来。金林水乡的古桥流水间,民宿与咖啡馆悄然生长;街巷深处,竹篙粉的香气萦绕鼻尖,圩市的阿婆摆出最新鲜的菜蔬......
△西江蓝岸VILLA
这座小城用岁月酿成的醇厚底蕴,浸润着每一寸鲜活的日常,让传统与现代在烟火氤氲中,编织出独一无二的德庆叙事。
01
悦城龙母祖庙
龙母庇佑下的千年信仰图腾
千百年前,西江既是天堑也是通途,南来北往的商船与渔民在此与自然博弈,对平安顺遂的渴望,孕育出独特的龙母文化。
相传,龙母温媪豢龙济民,治水救灾,她的慈爱与神力守护着西江两岸的子民。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是西江-珠江流域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 朱小珠
位于德庆悦城的龙母祖庙,正是这份信仰最庄严的具象表达。这座始建于秦汉时期的古老庙宇,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依旧香火鼎盛。
每年,悦城龙母祖庙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包括龙母新年祈福月、正月初四龙母开金印、正月十五龙母出巡、正月二十二龙母开金库、五月初一至初八的“悦城龙母生辰诞”、八月初一至初八的龙母得道诞等活动,吸引着西江流域和港澳地区以及海外的信众和游客前往观光祈福。
“悦城龙母诞庙会”在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母诞主要内容有万民朝圣贺诞、龙母沐浴、龙母更衣、慈龙孝子祭母、济物放生教化、圣迹瞻拜等。
△“龙母诞”五龙祭母
诞会期间,有舞龙舞狮助兴、演戏娱神、抢花炮、摸龙床、吃金猪、吃粽子和吃龙船糕等民俗活动。鞭炮声、鼓乐声、祈福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这是德庆最盛大的狂欢,也是龙母文化最鲜活的传承。
△图 朱小珠
悦城龙母祖庙不仅是凝聚民族信仰的民间活动场所,同时也是一座荟萃对联、壁画于一堂,集砖、石、木“三雕”及灰、陶“两塑”艺术于一体,以防洪、防雷、防虫建筑技术超群而著称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南方古建瑰宝。
△屋脊陶塑。图 朱小珠
△木雕装饰。图 白鹿乔伊
△山门墙头之上的砖雕和木雕。
龙母传说
据《悦城龙母庙志》记载,龙母姓温,秦时人,由于家境贫寒,出生后父母将她放在一个大盆里,放在西江上漂流,被德庆程溪一个姓梁的打鱼人拾起收养。龙母长到十几岁的一天,在西江河边拾到一个巨卵回家,孵出了五条小龙,从此她便养了这五龙子,因而人们称她为龙母。
温氏让五龙施云播雨,保境安民。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后改为“龙母祖庙”。
02
德庆学宫
南方最古老的孔庙
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是岭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孔庙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堪称古建筑界的 “活化石”。
踏入学宫,棂星门庄重古朴,仿佛是开启千年文脉的钥匙。穿过泮池上的石拱桥,大成殿巍然屹立。
大成殿内 “四柱不顶” 的独特结构令人称奇——四根金柱并未直接支撑殿顶,而是通过巧妙的横架设计,让整个建筑稳固又不失灵动。抬头望去,梁架上的斗拱造型精美,层层叠叠如绽放的莲花,承载着古人的建筑智慧。
▲大成殿 四柱不到顶
▲大成殿戗脊
千年来,这里书声琅琅,培育出无数文人志士,如今每逢重要节日,祭孔仪式在此庄重举行,身着汉服的学子们诵读经典,行礼如仪,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祭孔大典。陈剑彪 摄
德庆学宫自2001年起举办开笔礼,至今已为五万多名学童提供开笔仪式。经过多年来的打造,德庆学宫开笔礼已经成为省内研学游的品牌活动及传统文化体验项目。
△开笔礼研学活动
03
三元塔
凌云之志“只新不旧”
三元塔位于德庆东面的白沙山上,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德庆知州沈有严倡建,因祈望文风鼎盛、“三元及第”而称三元塔。
塔身用名贵的银朱灰批荡,这是一种色泽鲜艳、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容易氧化的矿物颜料,因此,三元塔历经四百余载风雨侵蚀,至今仍鲜艳如昔,有“只新不旧”之美誉。
塔身由青砖建造而成,呈八角形,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塔高五十八米。
三元塔塔基须弥座用红砂岩和花岗岩砌成,塔脚八个方位各有一尊金刚力士 “托塔”,造型古朴,形态各异。
登顶三元塔,眺望西江,塔檐上悬挂着铜铃,微风拂过,叮当作响,仿佛在吟唱古老的歌谣。
03
金林水乡
中国诗歌小镇
环山绕水的金林水乡,地处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祠堂、古宅等岭南古风建筑随处可见,是明代岭南古建筑的缩影。
△德庆金林水乡
△长寿门
走进金林水乡,这里河网纵横,古桥、流水、人家相互映衬,尽显岭南水乡的婉约风情。
古城内外,谈家大屋等90多座古民居,丽先谈公祠、应业谈公祠、盛大谢公祠等9座祠堂,总计100多座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
△丽先谈公祠
2017年12月,中国诗歌学会在德庆县举办了首届“南方诗歌节”,并将金林村命名为“中国诗歌小镇”。
△诗词展馆
传承至今的,还有远近闻名的“金林圩”。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金林村一年一度的圩日,每年的这天,周边县市的商贩、群众都会来到金林村“趁圩”,场面非常热闹。商家们的货物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04
山水画卷
隐藏的自然与人文
大顶山
大顶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主峰海拔970米,山上共有 22 台风车。在蓝天白云下,风车的转动与一望无际的山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蓬村
永丰镇古蓬村,有着粤西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祠堂群,经过百年洗礼依然保存完好。
华表石
回龙镇的华表石,是岭南最大的摩崖石刻,为明代广东书画家黎民表所书,笔力雄浑,气势磅礴。站在石下仰望,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挥毫泼墨时的豪迈气概。
香山森林公园
沿着登山石阶步道拾级而上,穿越葱郁林木,抵达山顶平台,俯瞰西江蜿蜒如带。
西湾企岭
一个骑行的好景点,它位于香山背后的西江边,山水风光,美不胜收,也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以上图片 小方 摄
05
烟火人间
舌尖上的德庆味道
走进一座城市,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了解城市文化的窗口 。不妨走进德庆的大街小巷,去探寻那些被时光沉淀的美味。
德庆竹蒿粉
竹篙粉是德庆县颇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其最大特色在于蒸好的粉皮要在大簕竹篙上晾凉后再切条食用。这样制作的竹篙粉口感爽弹韧滑,明显区别于普通河粉。
吃竹篙粉,通常搭配酱油、花生油、芝麻、葱花、胡椒粉、酸醋辣椒等,酱汁拌匀后,一筷入口,香、滑、酸、辣、韧、爽,回味无穷。
除了“斋粉”,竹篙粉也可以搭配荤菜,洁白的竹篙粉淋上香浓汁稠的现炒猪杂、牛腩等,柔韧爽滑的粉裹着肉香浓郁的酱汁,再来一份脆嫩爽口的炒瓜苗、一碗白粥,热腾腾的香气裹挟着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这是德庆人最寻常的饮食记忆。
德庆裹蒸粽
德庆裹蒸粽,与肇庆裹蒸粽同宗却独具风味。选用糯米、绿豆、五花肉,用柊叶精心包裹。
刚出锅的裹蒸粽清香四溢,糯米软糯香甜,绿豆细腻沙滑,口感甘香软滑、齿颊留香,猪肉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再加上冬叶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德庆黄瓜鲊
“鲊”(zha)是德庆的地道特色小食,作为配菜的它,地位却比主菜要高!任何菜加上它来一口,都会让你不禁发出“好吃~”,简直就是美食“百搭王”。
在德庆,有黄瓜鲊、豆角鲊、酸菜鲊等多种特产鲊菜,可搭配牛肉、猪肉、猪杂等爆炒,酸爽开胃。其中以黄瓜鲊最为知名,其爽脆的口感、独特的风味受到大众的喜爱,在菜市场就能买到。
德庆油糍
油糍是德庆的传统小吃,刚刚出锅的油糍,一口咬下去外脆内嫩、香味四溢,它外形圆圆滚滚,寓意着团团圆圆,是德庆市民过年期间不可或缺的美食。
德庆扎束
扎束是德庆县前乡一带(高良镇、马圩镇、官圩镇、回龙镇、新圩镇、德城街道)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少不了的一道传统经典特色菜。
△图源 德庆县地方志办
德庆扎束有鸡扎、鸭扎,也有不用肉类的素扎。小小“鸡扎”制作方法既简单又繁琐,需要先将鸡、鸭的肾、肝、肠等主要食材卤熟,然后将酸姜、黄瓜鲊、酸笋、酸荞头等腌制品切成3至5厘米长的条状,最后放置在开水烫软身的韭菜上扎成一束,便大功告成。
做好的鸡扎色彩鲜艳,淋上酱汁,酸、甜、咸、辣、香俱全,口感丰富,尤其适合夏天食用,能令人胃口大开。
播植镇全鸽宴
在播植镇的良鸽园,游客们不仅可以“撸”鸽子,还可以品尝到以鸽子为原材料的特色菜品,如白切良鸽、手撕良鸽、鸽蛋豆腐等等的全鸽宴。
06
特产手信
德庆地道风物
德庆物产丰富,何首乌、巴戟、肉桂、广佛手、贡柑、鸳鸯桂味荔枝、富笋、紫淮山等名优特产远近驰名。
德庆何首乌/巴戟
如今,德庆人以创新巧思,将何首乌、巴戟、贡柑、紫淮山等特色物产融入传统糕点。
首乌软糖、首乌软糕、首乌酥,巴戟软糖、巴戟酥、巴戟糕,贡柑软糖,紫淮山酥等饼点应运而生,甜蜜软糯间藏着药食同源的智慧,成为馈赠亲友的特色手信。
德庆鹅油酥
鹅油酥是德庆传统饼点,创制于清末,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很多德庆人从小吃到大的糕点。
鹅油酥选用上等面粉、白糖,加入纯正鹅油制作成饼,放入炉中烘制而成。入口甘香松化,油而不腻,酥而不散,食罢嘴留余香,令人回味。
德庆贡柑
德庆贡柑,被誉为“中国柑王”,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品尝德庆贡柑的最佳时节。用贡柑制成的贡柑陈皮、贡柑酥、贡柑酒、贡柑软糖,也是独有特色的特产手信。
贡柑软糖
贡柑酥
贡柑酒
贡柑陈皮
西江奔涌千年,将德庆打磨成一颗温润明珠,如今愈发散出迷人的光彩。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德庆正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龙母祖庙、三元塔等景区不断升级改造,让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加便捷、舒适。
特色节庆活动如元宵节龙母出巡、龙母诞等,以创新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让德庆文化的魅力传播得更远。
德庆已备好山河诗卷、烟火故事,只待你踏歌而来,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来源:德庆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