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我把吉林唱给你”全国原创歌曲征集活动自5月末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已收到投稿作品200余首。
7月20日至21日,一群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创作者相聚吉林,因乐而聚。两天的长白山采风之旅如同一串被音符串联的珍珠,让每一位创作者在吉林的山水与文化中,感悟到了属于自己的珍贵旋律。
艺术交流——山水间的灵感迸发
走出长白山火车站,天穹湛蓝,晴空万里。17位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我把吉林唱给你”全国原创歌曲征集活动的参赛人,怀揣期待开启了此次采风之旅。
采风的第一站是美人松广场,长白山独有的“迎客松”美人松,笔直灵秀,如利剑般刺向蓝天,树下的长椅上,几位创作者围坐在一起,拨动吉他琴弦,一段段旋律流淌而出。在中华秋沙鸭公园的湖面上,水鸟正悠闲地划过水面。创作者们走在木栈道上,望着眼前美景,不时传来一阵阵的和声,他们随音乐与自然合唱。体育公园和空中廊桥同样引发了大家的感触,创作者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任凭微风拂过耳畔。蓬勃的生机,凉爽的清风,激荡着每一位创作者的心弦。
在公园中心,大家席地而坐,举行了艺术交流会,共同学习了总书记给8位艺术家的回信,创作者纷纷表态发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现场更有作者围绕“我把吉林唱给你”和“我在长白山等你”展开了即兴创作,同样的感受,不同的旋律,哼唱出了大家对吉林和长白山的美好祝福。交流会最后,大家共同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旋律、动人的场景,吸引来不少路过的游客,有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人跟着挥动手臂,在广场上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音乐图景。
在长白山雪绒花公园,充满田园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景致中,创作者们针对人声与AI创作开展的讨论。有人认为AI虽然实现了科技赋能,但情感的表达还不够生动。也有人认为AI的创作有人声达不到的细腻和精准,在效率方面更胜一筹。大家各有见解充分交流,现场气氛愉快热烈。
走进历史——博物馆里的山水人文
推开长白山民俗博物馆厚重的木门,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展柜里,满族先民的渔猎工具泛着温润的光泽,桦树皮器皿上的纹路记载着与山林共生的智慧,朝鲜族农乐舞的面具在灯光下流转着鲜活的色彩。采风团一行频频驻足,寻找感受风土人情中的独特韵律。
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则是另一番天地。巨大的长白山模型前,讲解员正在讲解火山喷发与天池形成的故事。创作者们围在长白山众多特有的动植物标本旁,认真观看,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即兴的曲调——这座神圣之山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要把吉林唱出来给更多的人听。
服务人民——文旅赋能的艺术实践
长白山下的恩都里休闲度假商旅社区灯火璀璨,照亮了此次采风活动的难忘夜晚。木刻楞房屋缀着红灯笼,苔藓从木栈道缝隙里探出头,鱼皮画工坊里匠人正将江鱼皮拓印成山影,特产铺子飘出松仁糖香……
夜晚,广场上热闹非凡,采风团在人群中开启了一场快闪演出,通俗、说唱、美声,歌曲有的浪漫婉约,有的明快动感,有的大气磅礴,歌者们实力大开,浓厚的艺术氛围很快便吸引了一批游客,大家围成一圈,击打节拍,跟歌手热情互动,叫好声不断。歌手们也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更激发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信念。
行程有期,音乐无涯。活动结束后,主创者纷纷感慨,这次长白山之行,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沉淀,对长白山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艺术源于人民的感悟更加深刻,为未来的创作注入了宝贵的灵感源泉。让我们共同期待,“我把吉林唱给你”全国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催生出更多体现吉林地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杜兆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