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大阪市中央区,有一座巨石垒砌的大阪城,城内矗立着雄伟的天守阁,周围分布着门道、仓库、木制建筑等十三处重要文化遗产。1953年8月31日,大阪城被日本政府指定为特别史迹——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2日中午,参观大阪历史博物馆时,我在十层的玻璃窗旁边,朝东北方向望去,大阪城尽收眼底。1583年,丰臣秀吉修建大阪城,成为当时政权的中心,也被称为“锦城”和“金城”。后来,多次被毁,不断重建,成为大阪城市的象征。
下午,参观完大阪历史博物馆,穿过难波宫遗址公园,我来到大阪城的旁边。这里的护城河被称为“堀”,分为“内堀”和“外堀”,水面宽阔,碧波荡漾。
在护城河的内侧,环绕着坚固的石头城墙,将大阪城层层保护起来。在城墙的重要部位上,修建着名为“橹”的城楼,类似于中国古代城墙的敌楼和角楼。我从西南角的大手门进入城内,穿过第二城区和主城区,从东北角的青屋门离开。
1.大手门
这里是大阪城的正门,修建于1628年,也称“追手门”。城门建筑采用高丽样式,在1848年进行过重新修复,白墙灰瓦,镶嵌木门。
走进大手门之中,置身于封闭的空间,左侧才是另一扇门,很像中国古代的瓮城,被称为“枡形虎口”。在四周墙壁的上方,开设有许多小窗口,敌人进入这个区域,可以通过窗口进行射击。
2.丰国神社
穿过大手门,进入第二城区,南侧便是丰国神社,门前竖立着丰臣秀吉的雕像。公元16世纪,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之下,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战乱局面。因此,他被誉为“日本的秦始皇帝”。
这里是祭奠丰臣秀吉的地方,现存本殿,坐东朝西。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德川家康逐渐掌权,最终攻入大阪城,丰国神社被毁坏。公元19世纪末期,神社才得以重建。
3.樱门
这里紧邻着内堀,乃主城区的南门,北侧正对着天守阁。在丰臣秀吉的年代,门内种植大量樱花,每到春天来临之际,樱花盛开,因而得名。
在樱门的内外,环绕着巨石群,使用大阪城最好的石头,均由冈山藩池田忠雄搬运而来,包括重约130吨的蛸石、重约120吨的振袖石、重约82吨的碁盤石、重约60吨的四番石、重约52吨的竜石、重约40吨的虎石等。
4.天守阁
走进樱门之后,进入主城区内,迎面就是高耸的天守阁,游客们争相在阁楼前的广场上拍照留念。在天守阁下方的入口处,排队买票的人太多,我便没有登临游览,只抬头仰望一圈儿。
在历史上,天守阁建造过三次,每次的外观、规模和具体位置都不同。现在,这座天守阁修建于1931年,以《大坂夏之阵图屏风》为依据,为一座外观五层、内部八层结构的历史博物馆,站在顶楼,俯瞰全城。
1970年1月20日上午10点,为了纪念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的大阪世界博览会,在天守阁南侧约50米处深埋下两个名为“时间仓”的不锈钢容器。在时间仓内,存放2098件物品,定于5000年后打开。在历史悠久的大阪城,过去、现在和未来,穿越时空进行对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