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开平,坐落着“中国五大名镇之一”的赤坎镇,这个镇常住人口4.8万,而华侨人数却有7.2万。
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个镇上有一个村子名叫“加拿大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住的是加拿大人,殊不知这个村子居然是一个无人村。
见过很多破败、坍塌的“无人村”,你一定没见过全是欧式别墅的“无人村”吧,这里的房子全是模仿中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欧式风格建造而成,整整13栋城堡式的洋楼排列整齐、恢宏大气,里面还有一座塔楼和会所。
据当地老人说,这些房子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而房子的主人们自20世纪50年代初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距今已经70多年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建起这么多气派的欧式别墅呢?当年又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一夜之间搬离。
要解开这个谜团,还得从清末晚年村里一位名叫关国暖的年轻人讲起。
加拿大村”原名“虾村”,19世纪末,这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沿海小山村,经常有流寇和土匪过来洗劫,村民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关国暖就出生在这里,因为家境贫困,他从小就过着饥不饱腹的日子,1890年,十几岁的关国暖跟随一群南洋商队,漂洋过海到了美国。
他不怕吃苦,人又机灵,一边打工一边观察别人做生意,慢慢摸到了一点门路,省吃俭用的他积累了一点原始资金。随后,他又跟随商队辗转到了加拿大,开始做起了药材生意。
由于关国暖为人踏实,选用的药材质量又好,渐渐在行业内有了好口碑,生意也越做越大。他不但在加拿大站稳了脚跟,还在药材生意之外,经营着几家酒店,成了实实在在的大富商。
一个人在外打拼的日子难免孤单寂寞,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村友们,不知道这些年他们都过得怎么样。想着自己如今生活富裕,是时候把他们都叫过来一起发家致富。
两个月后,关国暖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故乡,在拜见完亲友后,他提议说要带大家去加拿大一起做生意赚钱。
大伙儿一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都直打鼓:人生地不熟,话都听不懂,先别说能不能适应了,大家都是干农活的庄稼人,哪会做什么生意啊?
关国暖看出了他们的顾虑,承诺说不但会包所有路费带他们出去,到那边后,还会手把手教他们做生意。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心里悬着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纷纷点头同意了。
就这个决定,从此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关国暖带着一众乡亲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加拿大,他先是把大家都安顿好,然后开始一步步教他们如何做生意。
看着关国暖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都能闯出这么大的名堂,大伙儿打心眼里佩服他,也更信服他了。
于是,在关国暖的指点和帮衬下,大家伙儿一个个都豁出去了,不怕吃苦受累,白天黑夜地干,就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拼劲儿,硬是把药材生意越做越红火!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十几年,关国暖带领众人把生意做得热火朝天,个个都家财万贯,腰包鼓鼓。而此时他们也逐渐进入中老年,思乡之情越来越重,于是计划着回归故里建造房屋。
19世纪30年代,在外漂泊多年的关国暖和伙伴们,渐渐起了落叶归根的心思。大家又聚在一起商量,决定卖掉加拿大的产业,带领家眷们回家乡去发展。
由于他们的药材生意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消息一出,很快就有想要接手的买家上门来洽谈。把产业换成银两后,关国暖和乡友们租船带着大批金银财宝回到了虾村老家。
回国后的关国暖决定带领众人重新建设村庄,由于常年在国外,他们见多了漂亮的欧式洋房,就寻思着在村里盖一些中西风格相结合的洋楼。
很快,关国暖就请来了国外的设计师帮忙设计图纸,图纸上规划着13栋别具一格的洋楼。
他们计划修建的第一栋楼叫四豪楼,是一栋5层的碉楼,这栋楼将位于村口,楼上设有哨岗和机关枪库,用来保护整个村庄。因为当时的世道也不太平,经常会有土匪出没。
这栋5层碉楼最后由村里4位最富有的人集资建成,每层都有10个防护小窗户,窗户用的是铁皮小门,以防外来袭击。
图纸设计好后,关国暖请来大批工人帮他们建造房屋,因为房子的设计中添加了很多欧式建筑的元素,他们还特意从加拿大定购了大批的钢筋水泥、玻璃等原材料,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运回来。砌墙用的砖头也都统一采用当时最好的楼岗青砖。
在关国暖的带领下,房屋按规划建造得特别整齐,每栋楼之间的间距都控制在2米,看上去横平竖直。
关国暖的别墅紧挨着4号楼,庭院很大,建筑风格上,融合了许多中西方文化元素,显示出了他的领袖地位。
旁边有几栋排在前面的别墅也较豪华,外墙和屋檐上有很多的雕花和造型设计,应该也是属于村里有些地位的人居住的。
关国暖和众人不仅带回了财富,也带回了当时国外的先进文明,他们在村子里盖了洋学校、洋医院,还聘请了外国医生坐诊。
这个曾经落后破旧的村子在重新规划建设后摇身一变成了繁华的欧式小镇,关国暖还请来保镖在四周巡逻,以保护村里人的安全。同时,他们也期待能在这里安稳地度过余生。
可惜好景不长,房子建好后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人入侵后,一路烧杀抢夺,连小村庄都不放过。
关国暖所在的村庄原先为了防御流寇和土匪,早就做好了各种防御准备。守护全村的4号碉楼楼顶四角各有一个燕子窝,全部是用钢筋水泥打造,上面设有射击孔。
村民们人手一支枪,平时没事就操练枪法,日本人多次都没能打进来,只好去抢夺其他没有抵抗能力的村子。
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种种因素影响下,村里人在一起召开了秘密会议,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再次举家移民到加拿大去。
此时的关国暖和大部分村民都已经年过半百,再次背井离乡、放弃辛苦重建的家园,他们的内心也是辛酸和不舍的。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只能无奈选择离开。
离开前他们在每栋房屋的楼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大概是为了方便以后子孙后代回来认祖归宗吧。
就这样,关国暖又带上全村村民一夜之间搬离了“加拿大村”,而他们此次离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村子也就空置了70余年。
如今,这些别墅也因建筑风格独特、历经百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吸引了很多游客过去参观打卡。2020年,开平市政府还将“加拿大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加以管辖、保护、修缮。
随着一批有远见的企业正将目光投向这片沉寂的瑰宝,“加拿大村”的文旅综合体开发蓝图已徐徐展开。
这十三栋静默半个多世纪的欧式洋楼,将不再是尘封的往事,而将承载着厚重的记忆与崭新的活力重新启程。
它们斑驳的砖墙,不仅铭刻着昔日华侨远渡重洋的奋斗足迹与深沉乡愁,更将成为我们触摸中外文明交融、理解侨乡精神血脉的独特窗口。
-END-
参考资料:
孔甲丙:《全村移民加拿大,70多年没回来,广东一无人村,村民斥巨资盖别墅》
华人志:《中国唯一的“加拿大村”,空置333333222222222222了半个世纪的游子之痛》
广东侨网:《古村落里有个中西合璧的“新村”百年“加拿大村”或重放光彩》
作者:陈璐
编辑: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