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县境北面紧接云贵高原南麓,与贵州省荔波、从江两县毗邻,东北面为九万大山,与融水苗族自治县交界,东部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接壤,南邻宜州市,西南与金城江区毗连,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环江是广西第三林业大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先后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兰花之乡、中国菜牛之乡、中国香猪美食之乡、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广西#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环江大部分地属桂林郡,西北少部分地属象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今环江县地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郁林、苍梧、合浦、南海、珠崖、儋耳、交趾、日南、九真等9郡,今环江县地属郁林郡定周县(今宜山县)。
三国(220~280年)今环江县地属三国吴郁林郡。
西晋(281~316年)今环江县地属桂林郡龙刚县(今宜山县);东晋(317~420年)属桂林郡潭中县(今柳州市)。
南北朝(420~589年)之南朝宋、齐,今环江县地属桂林郡龙定县(今宜山县)。南朝梁、陈属龙州(今柳城县)。
隋朝(589~618年)今环江县地属始安郡。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环江县地置环州,是今环江县境内行政区域建置之始。环州治正平县环洛峒,即今环江渡口西之地庐屯(刘家屯)附近一带。环州下辖正平、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8县,除歌良在今宜山县及河池市境外,其余7县均在今环江县境内。即正平县在今大环江下游以西地区的西南、福龙一带;福零县在今水源乡西南部;龙源县在今水源乡中部、西部、北部地域;饶勉县在今县西部地区;思恩县在今大环江中下游及以西地区;武石县在今县西部地区;蒙都县在今大安、长美、大才全境及思恩镇之人和、清潭、文化一带。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环州为正平郡(也作整平郡),属岭南道邕州都督府,统正平等县,治所在大环江以西正平县环洛峒。后析原环州东北部置羁縻抚水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环州,仍辖正平等8县,州治所移至环江洲。
五代十国(907~960年)环州辖思恩、蒙都两县(余6县俱废分别人隶)。先属楚,后属南汉。
宋代(960~1279年)环州为羁縻州,宋始属宜州,咸淳元年(1265年)属庆远府。宋初分环州西部设镇宁州。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环州和镇宁州,环州、镇宁州及所属辖县并人环州原属县的思恩县,治所移至带溪(今洛阳镇合作八圩),管辖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宋元丰六年(1083年)复治环江洲。宋大观元年(1107年),将思恩县带溪寨升为溪州,治带溪寨,大观四年(1110年)废溪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思恩县属庆远路。元初废宋羁縻安化州即唐之抚水州)将所辖区隶属思恩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今环江县境设置茆难团长官司、安化长官司,后废,归属思恩县。大德元年(1297年)思恩县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思恩县属庆远府,二年改属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三年复属庆远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析思恩县西北部地建置荔波县,隶属庆远府,正统十二年(1447年)改属南丹州,咸化十一年(1475年)复属庆远府。正德元年(1506年)思恩县、荔波县改属庆远府河池州。
清初思恩县、荔波县隶属庆远府。雍正十年(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行省都匀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析思恩县北部五十二峒、中州、三里等地另置安化厅,治今环江县明伦,隶属庆远府。
中华民国时期,今县境设置思恩县和宜北县。民国元年(1912年)安化厅易为安化县。思恩、安化两县隶属柳江道。民国2年(1913年)安化县改名宜北县。16年思恩县、宜北县直隶广西省政府。19年属宜山民团区。21年4月两县改属柳州民团区。23年3月两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
25年11月两县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29年4月两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原庆远行政监督区)。31年3月两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柳江县)。37年10月两县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治宜山县。
1949年11月20日,宜北县解放,同月24日,思恩县解放。两县均属庆远专区。1951年5月至8月,广西省政府报请政务院,并经政务院批复同意思恩、宜北两县合并置环江县,隶属宜山专区。8月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中共环江县委员会、环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治思恩镇。同年12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宜山专区。1956年3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州宜山地区。同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1958年1月25日改属宜山专区。同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1965年5月18日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1986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毛难族”改名为“毛南族”。1986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原环江县的行政区域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987年11月24日,值环江解放38周年纪念日,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地区。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河池地区撤地设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市。
行政区划
民国初年至民国19年(1930年),按省行政区划要求,思恩县地方行政区划设中团、前团、左团、右团、附团,共45甲。中团领中、上、下甲、西里、陈双等5甲;前团领各峒、清岭、吴地、岩界、下管、都风、贵敢、余邕等8甲;左团领洛阳、江口、妙石、六传、团村、溪上、溪下、谭村、安顺(含下里)等9甲;右团领水源、方村、马塘、塘考、思烂、上北、都黎半甲、虎龙、普传、永里、冲管、温平等11甲半;后团领山内、山外、上疃、中疃、下疃、毛南、永安(后归宜北县)、仪凤半甲等7甲半;附团(后归宜北县)领五峒、二里(上里、中里)、驯驻、永安等地。
民国20年(1931年)思恩县行政区划,撤团设区,分为中区、前区、左区、右区、后区、附左区,共辖38个乡。
中区辖:中山、美景、西里、自立、上河、西河6乡;
前区辖:阁栋、乐平、清岭、余邕、下官5乡;
左区辖:安顺、洛阳、团村、妙石、古宾、谭村、江口、溪上、溪下等9乡;右区辖::水源、上都、方村、普兰、德化、虎龙、永传、温平上、温平中等9乡;
后区辖:山内、山外、上疃、中疃、下疃、毛南、仪凤等7乡;
附左区辖:关宿、岜福2乡。
民国22年,思恩县设置望峰、安荣、道团3个区共辖19乡。
望峰区:驻所思恩街,下辖环江、西南、文化、天时、人和、大安、长治等7乡;
安荣区:驻所古宾街,下辖传溪、洛阳、由动、万安、下干、社村等6乡;
道团区:驻所水源街,下辖水源、虎龙、温平、下南、中南、上南等6乡。
宜北县行政区划为中、左、右3个区辖6乡。中区辖城厢、中和2乡;左区辖治安、崇兴2乡;右区辖驯乐、道安2乡。
民国25年7月起,广西乡村实行“三位一体制”,思恩、宜北两县乡、村长一律委派广西民团干校、广西地方建设干校毕业生充任。此时,正值抗日战争前夕,两县撤区,实行乡、村、甲制。思恩县行政区划设置环江、文化、西南、人和、天时、大安、长治、温平、虎龙、水源、洛阳、传溪、上南、中南、下南、由动、万安、下干、社村等19乡。宜北县设置城厢、中和、治安、崇兴、驯乐、道安6个乡。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思恩县将原19乡改设为13乡:环江、寨谷、大安、长治、南平、水源、上南、中南、下南、洛阳、川山、万干、社村。宜北县乡置不变。
解放初期,实行县、区、乡、村、组(队)制。其隶属关系,县以下为区,区以下为乡,乡以下为村,村以下为组(队)。组(队)一般是一个自然屯,户数和人口多的屯可以分为若干组。土地改革时,村以下还设片,一个片辖几个组。1951年8月行政区依照数序设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七区、八区。亦按各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名称分别称城管区、水源区、川山区、下南区、大安区、明伦区、为才区、驯乐区。
1958年8月下旬普遍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将原8个区依上述序列定名为红旗、红日、红星、和平、卫星、先锋、火箭、上游人民公社。1959年7月又改划为城关、大才、水源、三美、洛阳、川山、中南、下南、大干、大安、长美、明伦、吉祥、为才、龙岩、驯乐、上朝共17个人民公社。兹后,公社规模、区划屡有变更,1961年10月,缩小公社规模,将17个人民公社划为城管、城关、贵村、清潭、大才、大安、长美、水源、三美、隆胜、中南、下南、川山、下干、木论、社村、洛阳、永安、上朝、驯乐、明伦、吉祥、八面、为才、东兴、龙岩、广荣27个人民公社。公社以下有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1962年9月又将27个人民公社合并,恢复区制,划为城管,水源、川山、洛阳、下南、大安、明伦、东兴、龙岩、驯乐10个区。1965年11月,将10个区均改称公社。至1972年2月增设城关镇和上朝镇,合计10区2镇。1968年4月,各区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至1980年12月,将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直到1984年8月,社、镇区划不变。
1984年9月将公社撤销,全县划为3镇3个民族乡和9个乡。3镇是:思恩、上朝、洛阳。3个民族乡是:上南毛南族乡、下南毛南族乡、驯乐苗族乡。9个乡是:大才乡、水源乡、大安乡、长美乡、川山乡、木论乡、明伦乡、东兴乡、龙岩乡。
198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24日自治县正式宣布成立。同时将上南、下南两个毛南族乡改称为上南乡和下南乡,全县共设3镇11乡和一个苗族乡共15个乡镇。乡镇以下为村,村以下为生产队(村民小组)。
2014年全县辖思恩、水源、洛阳、川山、明伦、东兴6个镇和大才、下南、大安、长美、龙岩、驯乐苗族乡6个乡共127个村、21个社区、3080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总人口377300人,境内有壮、毛南、汉、瑶、苗、仫佬、水、侗、土家、彝、仡佬、回等民族,全国70%以上的毛南族人居住在该县境内。
2020年全县总面积为4572平方公里,辖6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76076人。
2024年辖6个镇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4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7.73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6.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7.2%,约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70%。思恩镇、城西街道、水源镇、洛阳镇、川山镇、明伦镇、东兴镇、大才乡、下南乡、大安乡、长美乡、龙岩乡、驯乐苗族乡。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